美文网首页
山西“面塑”小镇,节日期间贡品绵延1000余米,形象逼真皆为手工

山西“面塑”小镇,节日期间贡品绵延1000余米,形象逼真皆为手工

作者: 原是北方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1-01-22 15:18 被阅读0次
    遇见文字,遇见美景,而后我们不再独自一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中国智慧,后来它们经过一代代流传,有的在岁月中流失,有的却一直保存至今,而后这些东西形成我们今天的非遗文化。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少数,中国书法、中国剪纸、昆曲、藏戏、粤剧、珠算、篆刻……一帧帧一幕幕,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在山西省岚县的一个小镇,小到除了当地人和周边的几个城市,近乎无人知道它的存在,可这里却深深地扎根着一种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叫作“面塑”的文化。传统手艺人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对面团捏、剪、割、揉、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纹花、色调配制,使之变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岚城镇内就会举办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即古庙会,当地人称之为“贡会”,也算是当地的旅游文化节,它是老百姓们自发组织的一种体现当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的一种礼祭活动。他完整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信仰,场面壮观,仪式隆重。每到节日期间,人们把自家精心制作的“面塑”摆在长1000余米的长龙式供台上,供游人观赏,而小镇的这一天也是热闹非凡的,街上游人如织,只能摩肩接踵地游走在人群中。

    那些精美细腻,惟妙惟肖,看起来没有丝毫瑕疵,让人忍不住连连惊叹的的面塑贡品大多都是由年事已高的老人制作。一团团面,在她们历经岁月沧桑的手中好像有了新的生机,先是捏,然后用小剪刀剪、用小刀割、用手揉、压、盘、叠、用古时的类似于木梳的东西夹,镶在一起,将小小的黑豆嵌入面中充当眼睛,最后组合、压纹、纹花、色调配制,一步步都是精心刻画。

    供台上的面塑贡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象征家财兴旺的家禽家畜;有象征长寿的松鹤延年、寿星、寿桃;有象征喜庆吉祥的如意壁合、鱼跳龙门、马上封侯;有寓意爱情美好的鹊桥相会、天仙配;也有小孩儿喜欢的唐僧、悟空、猪八戒……你可能很难想象怎么会有人只用小小的一个面团就可以变幻出那么精彩绝伦的艺术品,但它确实是存在的。

    我小时候,母亲、外婆每逢快过节日的时候,都会捏好多简单的面塑,蛇、兔子、小鸡、娃娃,男孩和女孩的娃娃是不一样的……然后用蒸笼蒸出来,等晾的差不多了,就用线串起来,一人一串,挂到屋子里,等它变干,最后进入腹中,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这与贡品上摆放的面塑是有天壤之别的,贡品大多制作精美,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而给小孩的这些,大多是比较小巧简单的,不会用颜色去调制。

    关于面塑贡会,起源于一个流传很久的神话故事,传闻当地有一位媳妇特别孝敬婆婆,但在她过门不久,婆婆就双目失明,身体每况愈下,媳妇为了给婆婆治病,四处求医问药,历经艰险,最后在一个风雪交织的夜晚,于一寺庙被一老者帮助,并传她以医术。之后她回到当地,成为惠泽乡里的神医,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神医仙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便设立了贡会。神话故事多是老一辈人两讲给小孩听的,多是寄托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节日期间,也会有民间社戏、秧歌等各种活动。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来人员,在这里都可以尽情地玩耍,它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喧哗热闹,有的只是热情的民风习俗和对传统手艺人技艺的惊叹,如果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痴迷对手工制作,这个地方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去探一探非遗文化中“面塑”的神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西“面塑”小镇,节日期间贡品绵延1000余米,形象逼真皆为手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ms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