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完美的败局。
整部电影都存在脱离现实的意念倾向,而在倾诉一个学者内心深处的隐秘自我,电影中那些看似破绽百出的情节却构成数学家内心数学建模的抽象过程,在理性搭建的每个几何角落中渗透着函数一般丰润而绒软的真实情感。
如果不是商品化信息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很多学者就像影片讲述的那样,一辈子沉浸并痴迷于埋首故纸堆中的星辰夜海,在浩瀚的天宇,皓首穷经的诘问与思索。
嫌疑人X在我看来,既不是代数符号,也不表示未知,X是自我的分裂。故事中的两位学者,一个是出世于成功的喧哗,他是平面的自我存在,至少具有“同一性”,而另一个完全浸在数学建构的自我价值观念上,拒绝了周围的一切,周围之黯淡也沉默不语,远避外在性的浮嚣! X的意涵出于后者,构成巨大的意识旋流,在现实处境中,张鲁一饰演的石泓是巨大旋流的中心,其艰难处境必然是遭遇现实种种压抑甚或不幸,也许,他会被目为怪人,孤僻症,边缘人,失败者,会被天然的认定为没有本源性幸福感包围的人!实际生活中也不乏被内心扭曲变形异化的高才生!
著名学者(福柯的引路人)巴塔耶说:在这个异化的时代,每个人多少都有点异化。事实上,如果一个时代处在巨大的撕裂中(贫富不均的形势呈函数式严峻)那么学者仅仅满足于学历认证,很可能跑不赢经济贬值的剧烈动荡;而一旦社会阶层固化到一定程度,世界级都市圈几何建构完毕,那么学者由于方向的确定性而不会随风飘荡而迷失自身,至少清楚自己的精神走向,所带来的自然不仅仅是学位与论文,还有学术本事的精神风貌与历史慧命,不理解的人会觉得一辈子痴心于某一领域的学术会傻缺或毛病吧,但凡如此者,亦必有现实近忧,所谓生如鸿鸟,才能死有鸿毛,但生不如鸿鹄,死何以有鸿毛之轻,一地鸡毛罢了!
这是一部很适合做学术的朋友看看的电影,那些一边写着论文一边感到绝望的时候,也许躁动的现实掩饰不了你理性思考中柔美的灵魂气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