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TLR集群(自设里的魔改Beta,问就是致敬!)

TLR集群(自设里的魔改Beta,问就是致敬!)

作者: 问号鱼m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00:46 被阅读0次

TLR集群,全称The Life Harvester of Realm-Beyond(中文地外生物收割者,实际名称是赫拉德工程模组),是于2040年降临在地球上的,以硅元素为核心的冯曼诺伊机器。TLR具有极为强大的适应能力,顽强的生命能力以及极高的数量。该群落对各类资源表现出极为强烈的渴望倾向,并且会高频率高强度的对资源富足区发动进攻,而这其中以卢恩矿区为最。

从对于TLR个体的研究得出,TLR是一种典型的人造生物群,其体内并不存在所谓的生物应有的系统构造,而是以一种被称为“高能生物核心”为主的能量循环系统。建立在这套系统之上的则是一套极度抗压和便捷的机体构造,极为简单的结构可以让运用极少的资源就生产出大批的个体,而由蜂巢状肌肉所构成的强固机体则可以承受住极高的温差变化和大气压变化,以及冲击波和EMP武器的侵袭。

虽然TLR具有压倒性的数量和极为强悍的适应能力,但是群魔乱舞的达姆赫尔之上,TLR反而不是最具威胁性的那一个。因为其自身工程模组的限制,导致其数据核心并没有装载过多的军事逻辑体系,使得TLR的进攻模式通常具有刻板性和同一性。这让应对进攻的北境方舟,伏羲方舟以及真理方舟可以有针对性的应对TLR的来袭。而作为临近势力的北境军团,则凭借来自异宇宙的魔法来挫败TLR的一次次进攻。而当虫群正式在亚洲崛起之后,TLR则成为诸多敌对势力之中,最为简单的一个。以至于在75年之后,三大方舟的在役士兵,宁愿去对抗TLR,也不愿意去对抗虫群以及北境军团。

“相较于虫群的凶残和恶魔的残忍,我更愿意去对抗TLR。在虫群的衬托下,对抗TLR就像是拍蚊子一样轻松。”——伏羲某不知名下士

入侵

结合轨道残存卫星以及空间站所传回的探测数据来看,最初装载着TLR群落的母巢是由入金星方向而来,其推测入侵起始点为金星。根据对于习性的研究,人类科学界得出了TLR是将金星的所有资源采集完成之后,在金星建造了星际航行设施,从而完成对于地球的入侵。而根据后续月面人的情报可以得知,在40年~60年这段时间内,TLR已经完成了对于除地球外,所有天体的占领。

时间线(仅叙述集群从降临到停止扩张的时间段)

2040年:TLR的移动母巢降落在蒙古乌兰巴托郊外。随后扎根的TLR集群击溃歼灭蒙古部队,原初巢穴建立。

2043年:在卢恩矿区的能量诱导下,已经成规模的TLR集群开始朝北方向移动,于4月抵达贝加尔湖南岸。此前北境军团在此驻扎了大约5个兵队(一个兵队由200冰霜恶魔和8000亡灵组成,并且该地还栖息着三只百米级亡灵巨龙)的兵力,并对TLR集群的进攻毫不知情。

同年5月13日:第一次贝加尔湖战役打响。在TLR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下,北境军团撤退到贝加尔湖北岸。虽然TLR尝试合围这股部队,但是军团部队在亡灵巨龙的掩护下成功在TLR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从而成功撤离,而贝加尔湖沦入TLR集群之手。

2045年:TLR占据整个蒙古,人类残余卫星观察蒙古境内已经完全荒漠化,并布满垂直矿坑。

2046年:壁垒年代开始,人类开始围绕着卢恩矿区建造方舟生存区。

2050年:约400万TLR集群朝西行进,并于呼伦湖前分流,一支北上前往外兴安岭,另一支继续西进朝大兴安岭行进。8月12日,伏羲方舟与TLR集群大兴安岭一线爆发激战。8月16日,外兴安岭战斗爆发。

2052年:在TLR如潮水般的进攻下,外兴安岭沦陷。其剩余兵力则被守军阻于黑龙江一线。而大兴安岭的战斗一直持续到53年,以TLR退却宣告结束,其轰击TLR集群的炮弹甚至在大兴安岭一带形成了长200公里宽12公里的焦炭地带。

2055年:因为异常事物“荒渡神”(一种巨型异常,其存在会让该地的生物飞速进化并拥有灵智)的持续肆虐,伏羲军队逐渐撤出东北地区,将力量集中在中原的方舟地带。随后TLR再度进驻,02·东北巢穴建立,并于“荒渡神”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拉锯战。

2056年:北境军团挥师南下,在亡灵统领的率领下再度向贝加尔湖地区发动进攻,第二次贝加尔湖战役爆发。恶魔如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TLR在北岸的集群,在冰霜恶魔的魔法之下,整个贝加尔湖湖面结冰,双方在冰面上进行了数个月的厮杀。最终TLR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守住了自己在南岸的阵地,从而与北境军团的先锋营地形成对峙局势。

2058年:TLR集群开始向中亚方向移动。因为异常事物以及本土泰坦的肆虐,使得中亚地区的政府机构基本瓦解。在毫无阻碍的前提下,TLR集群占据了整个中亚地区。03,04,05巢穴建立。

2060年:TLR集群朝伊朗方向行进。因为此前伊朗政府因为“活死屋”(一种异常存在,会从屋内源源不断生产出活死人,并且活死人在进入其他建筑之后也会将其变成活死屋)所生产的活死人大军而毁灭,于是TLR集团迎面撞上伊朗地区的活死人大军。

2061年:伊朗会战爆发。因为TLR并不具备所谓的生物特征,所以活死人的感染效果对TLR集群并无作用。在踏平最后一个活死屋之后,07号巢穴建立,TLR占据伊朗。

2063年:在阿拉伯地区丰富的卢恩矿脉诱导下,占据伊朗后的TLR一路疾驰,朝阿拉伯方向突进。

2064年:TLR先锋集群与灯塔方舟分部遭遇发生激战。因为此地与高加索地区丰富的卢恩矿藏,使得TLR集群在此地集中了最大规模的行进集团。迫于TLR的进攻压力,真理方舟,北境方舟和灯塔方舟三方联合在巴格达建造方舟。此为人类唯一一座三方顶尖势力合作的方舟地带,此后该地也成为对TLR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同年8月2日:巴格达会战爆发,三方势力迎击最大规模的TLR集群。在高强度作战半年后,击退TLR千万级集群的进攻。

2066年:TLR集群进攻印度半岛,本土泰坦“塔辛基”在未知原因登陆印度半岛。婆罗方舟被毁,塔辛基与TLR集群开战。大战让TLR集群损失500万个个体,而塔辛基也因为重伤潜入印度洋。印度半岛沦为充满辐射于有毒气体的死地。

2068年:TLR集群重回印度半岛,在建造08,09号巢穴之后,TLR集群开始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并与同年12月占领疆藏地带,11,12号巢穴建立。

2070年:山城地带出现大批德塔级传送门。其迅速增殖的卢恩矿脉诱导TLR集群朝山城行进。同年6月,伏羲最高层开始组织远征军,意图夺取山城。

2072年:重庆战役爆发,伏羲主力军与TLR集群在川蜀盆地展开了激烈战斗。在主力军击溃TLR正面集群的空档,后勤部队开始方舟雏形修建。在2074年三月下旬,主力军以损失自身50%兵力击退TLR百万进攻浪潮,伏羲方舟西南分部建立。自此TLR集群扩张陷入迟滞,进入三方对峙阶段。

生态

活动能力

根据对于TLR捕获个体的研究可以得出,以及在战场上的情报可以得出。TLR集群拥有着极为强悍的活动能力,其集群运动时可以保持着二百公里每小时的行进速度。运动中的集群在理论上拥有着翻越着任何地形的能力,包括深谷、高山、河流甚至海洋。而这种保持超高机动的均速运动是不会停止,对于任何一种TLR个体来说,似乎没有劳累这一概念,在运动到目标地点前,TLR集群的运动是不会停止的。

而对于单个的TLR个体来说,它们几乎都拥有着夸张的行动能力,大部分的个体几乎可以在任意坡度的平面上行动自如,并且在水中依然保持着陆地上一样的高机动速度。并且因为TLR个体对于环境极高的适应能力,使得个体即使在真空环境也依然可以保持高度活力。对于资源的极高倾向性,则会让TLR个体自发的躲避驻扎有军事力量的据点,绕道直接前往资源所在地。

情报能力

一些专职情报研究的学者认为,TLR集群的情报传递依赖于一个建立在信息中枢上的集群网络。由一个或者多个信息中枢作为中枢核心,统合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在通过计算之后向TLR集群下达命令。而TLR个体也作为信息中枢的感知触须,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所有信息上传集群网络,从而构建出TLR的情报信息网。

战斗能力

作为一种人造的生物体,TLR集群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件件生物兵器组合的集群,每一种类各司其职,从而构成庞大的TLR作战集群。从目前已知的情报上来看,TLR集群更倾向于地面集群冲锋,或者是地面掘进作战。在激光种的掩护下形成绝对的安全的空域,从而保证地面作战集群的顺利冲锋。

作为战斗能力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便是被称为“十四周机制”的能力。即当TLR集群在遭遇困难寸步难行时,其核心首脑就会进化相应的应对策略。因为这个策略成型的期限为两周十四天,所以该机制也被称为“十四周机制”。在应对TLR集群初期,这种演化机制一度让人类的军事力量难以对TLR进行有效的打击。但是在后续超距火炮以及卢恩技术的成熟运用之下,让原本TLR集群的“十四周机制”渐渐失去效果。

作为一种工程模组,TLR集群并不具有军事指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TLR集群解决所谓麻烦的进攻方式是一种刻板且模式化的作战模式。TLR集群的冲锋集群拥有固定的模式和战斗方式,其战斗方式在经过数次交战之后,其应对方就可以倒背如流。而且TLR集群在遭遇挫折之后,几乎不会改变进攻策略,继续运用着固定的冲锋集群进攻敌方阵地。这就是使得TLR集群在进攻任何地方,都依靠的是自己庞大的数量,而非多样化的攻击方式。

种类

小型

兵士级:最小一级的TLR个体,通常以四足形式存在。长3米,高1.5米,外表类似于大号的带有螳螂肢体的西瓜虫。是巢穴之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其作用推测是巢穴之中负责搬运采集下来的资源块,并将其送往储存室。这也是最初级的巢穴朝外扩张的主要单位。

激光级:最常出现在战场之上的TLR个体,其整体构造类似四肢粗壮的肢体盯着一个巨大的眼球。该个体是“十四周机制”的产物,巨大的眼球可以发射高功率的激光射线,其照射时间为5秒,间歇时间为10秒。其发射的激光几乎可以摧毁大部分装甲结构,即使是耐热材料也只能支撑12秒左右。这使得激光机形成了一个范围十公里的绝对防御区,这样让灯塔方舟淘汰了原本的飞机。因为激光级制造需要较多的资源,所以一些等级较低的巢穴不会有激光级的存在。

装甲级:TLR集群进攻的中坚力量,是TLR主要反击人类装甲力量单位。装甲级一般体长15~18米,高4.5米。装甲级的外形如同畸形的产物一般,他通体赤红,在身体两侧生长着三对肢体,在靠近头部的地方则长着一对可以抓握的巨型肢体。这种畸形的怪物可以在平地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前突进,坚硬的表皮可以无视单兵重火力的正面攻击,而那一对巨大的肢体则可以直接把一辆坦克的炮台给拧下来。

中型

突进级:TLR集群进攻的最前锋,对于一些初入战场的新兵蛋子来说,这些长有锥形脑袋,狂奔起来速度超过二百公里每小时的事物是他们最不愿意遇到的事物。这些怪物所顶着的厚重装甲几乎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击穿,外壳极高的硬度让这些突进级在冲锋起来几乎无坚不摧。作为TLR集群冲锋的第一线,突进级的职责就是在敌军的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为后续部队的进入打开缺口。虽然这些怪物的正面几乎无坚不摧,但是在甲壳后的身子则没有任何防护护甲,这让一些老兵乐于将冲在第一线突进级放过防线,在突进级经过后用各类速射武器将这些一根筋的东西打成筛子。

脉冲级:TLR的火力支援个体,虽然和激光级同属于光线属种。但是脉冲级的大小要远远大于激光级,其高达20米的身材更像是厚重的炮台,在极远的地方位集群提供火力打击。这些庞大的个体通常位于队列的后方,在前锋遭遇敌军之后,利用自己的射程将粗壮的激光束轰入敌军防线。

重型

堡垒级:该个体是目前已知最大的TLR个体,其身高超过70米,外形类似于一只巨大的高腿蜈蚣,其身体两侧可以伸出任意长度的镰状触须作为防御手段。堡垒级一般位于进攻集群的最后方,这些庞然大物通常被作为航空母舰来运输TLR个体,或者是作为攻坚单位,对人类的钢铁城墙进行攻坚作战。

母舰级:一种出现于地外的TLR品种,是TLR用作星际旅行的个体。长约3400米,宽约200米。其体内可以装载规模庞大的TLR个体,舰体本身没有攻击能力,唯一的防御手段是利用体内的脉冲级和激光级进行回击。

特殊型

节点级:位于巢穴的最深处,负责统御该巢穴之中的所有TLR个体。也是巢穴的能量源和最终资源运输地

首脑级:位于原初巢穴的上位节点,是地球所有TLR个体的统治者以及集群网络的核心。地球上仅存一只,位于乌兰巴托的原初巢穴。

巢穴

在TLR集群着陆之后,会在着陆点修建巢穴。其特征是几乎于60度左右的下陷地表,以及位于中心充满金属光泽巢体构造。而在TLR集群的不断开发之下,周围环境也会不断的退化成沙漠生态。目前已知的TLR巢穴拥有着八种形态,而地球上只有原初巢穴达到五级,其余高阶巢穴则分布在太阳系各行星。

阶段1

地表巢体高度:0米

地下构造半径:未知

最大深度:未知

着陆单位到达地球后,个体会在20小时内构筑出巢穴的最初状态。TLR个体会进行挖掘地下巢穴构造,修建主纵坑,构筑起巢穴的基础。同时开始侵略周边地区。此后单位的核心下沉到纵坑的最深处,成为巢穴的能量供给源。

阶段2

地表巢体高度:50米以上

地下构造半径:2公里

最大深度:350米

在TLR个体的制造下,地表巢体增高到50米。主纵坑的最大直径达100米,大厅开始扩张。此时周围百分50以上生物灭绝,地表开始趋近于沙漠化。

阶段3

地表巢体高度:300米以上

地下构造半径:6公里

最大深度:1200米

地表巢体构造升高至300米之上,其地下构造持续扩大,在TLR个体的固化下可以抵御各式钻地炸弹的进攻,顶端巢体出现孔型结构。

阶段4

地表巢体高度:600米以上

地下构造半径:40公里

最大深度:1200米

主纵坑最大直径扩张到300米。地下茎构造扩张到40公里,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地表会因为TLR个体的集群活动而平整和荒漠化,并会出现地面凹陷化,其具有朝太空发射舱室的能力。

阶段5

地表巢体高度:1000米以上

地下构造半径:100公里

最大深度:4000米

巢穴的第5阶段。地表构造物、地下茎构造的规模一样规模极为巨大,具有组建星际舰船的潜能,只有乌兰巴托的原初巢穴达到该等级

阶段6

地表巢体高度:3000米以上

地下构造半径:400公里

最大深度:6000米

巢穴第六阶段,其地下构造已经开始进行一体化,并开始联通周围小型巢穴。所处大陆的所有资源都会集中到该巢穴之中,其中所蕴含的TLR个体数量已然是天文数字。

阶段7

地表巢体高度:100米

地下构造半径:500公里

最大深度:7000米

用于发射星际舱的巢体坍塌,其整体开始转至地下。以核心首脑为主的舰体基本搭建完成,在完成资源采集之后,巢穴会变成巨大的星际飞船,从地下涌起,开始朝着联邦境内前进。

起源

硅基收割者的创造者是起源于银心带的星际文明——安德昂联邦。作为一个唯心神权联合国,统治整个联邦的教皇在公元340年接受到了联邦信仰神明——生命之神的神谕。神谕揭示了在久远的未来,时间之初的失败者即将发动新的大战,第二次天堂之战。而联邦则被选为神选,参加天堂之战。

在获悉了神谕所传达的真实信息之后,联邦便开始对于天堂之战的长期备战。为了极大的提升自己的资源采集总量。联邦的科学部门便开始研制出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采集星球上一切可用资源的纳米机器人。在公元350年,联邦成功研制了第一版纳米机器人组,被命名为赫拉德工程模组。

赫拉德工程模组是一种可以根据环境改变自身构造的纳米机器模组,其主要以硅,磷,硼为核心元素的类生物群落。在预设的逻辑框架之下,赫拉德工程模组会井然有序的进行建造巢穴,生产单位,采集资源,最终建造星际飞船去往下一个星球。在编写的“14周期防御机制”的作用下,赫拉德工程模组足以应对大部分局限于星球之中的威胁。

在公元400年,总数为3万的赫拉德工程模组从安德昂联邦的家园世界发射而出,目的地为联邦的边境世界。在将所在星球的所有资源全部采集完成之后,则会开始向着更遥远的宙域前进。

出于联邦过于先进的科技水平,导致一些星球本地的文明物种会被工程模组视为自然灾害,然后根除。这种情况引起了联邦内一些文明同情者的愤怒和鄙视,认为这是会招致神罚的行为。虽然联邦官方声称工程模组会在确定星球之中没有任何生命的情况下才会登陆进行采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工程模组在一定程度上毁灭了银河之中绝大多数还局限于星球的文明物种。

相关文章

  • TLR集群(自设里的魔改Beta,问就是致敬!)

    TLR集群,全称The Life Harvester of Realm-Beyond(中文地外生物收割者,实际名称...

  • 2019-03-29

    记一次16个小时的 beta 环境 zk 集群故障 最近公司的 beta 环境 zk 集群经历了一次大震荡,16个...

  • 学习五步法等三则

    一天一点管理学,向宁老师致敬! 001 学习就是“问,想,仿,改,善”的过程 01 问 刨根问底,见细节。学习新知...

  • V穿ask已开放!!!

    如题! 自家孩子、V家(私设)、mc(私设)还有我的自设都可以问哒!(前提是V穿里的) 问:ask是什么? emm...

  • 2022-09-13 yolo的神奇和魔改

    可以魔改这个1470

  • 致敬魔都

    一座太过繁华的城 躺着不眠的人 高耸入云 盘根错节 是最刺激的感官 过去与将来 完美融合 当江水叩击在长龙卧地 世...

  • BBR魔改

    安装 支持系统:Centos 6+/Debian 8+/Ubuntu 14+,BBR魔改版不支持Debian 8。...

  • 魔改皮肤

    靠最近想改人设。顺便把剑侠奇传的皮肤挂上去… 七日的皮肤会在之后我的生存实况中出现,是拿MCskin Editor...

  • 魔改:死话

    魔都第三综合精神病院 …… “不好!又让他跑了!” “警报!拉响警报!” …… “哇——呜——” “哇——呜——“...

  • 问魔

    序章 你们见过魔嘛?何为魔?无心无肺为魔?杀人如麻为魔?我们都不知道,有魔杀人,不睬一蚁;有仙接受供奉,不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LR集群(自设里的魔改Beta,问就是致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sc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