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总会有些后知后觉,往往等到事情做过之后才想起道理上应该那样做,而我却这样做。于是我深刻地体会到,道理虽常听,却似乎对我行动无益,我不禁对我的智力产生过怀疑。直到我感觉并非仅我如此,周围的人,越熟悉越觉得他们也是常常如此,在庆幸之余,我还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反思。
何以懂得道理,却无法奉行?我第一时间想到一个故事,渔村里的人对海边鲸鱼喷水的场景习以为常,不觉壮丽,而不曾见过这番景象的游人却流连忘返。就好似时至今日,很少有人不会进行一番头头是道的争辩,这是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爆炸的好处,然而仿佛也因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就好似一幅壮丽的景观被人从小接触反而显得平淡无奇,平淡无奇的东西总显得不重要,即便嘴上无数的重复也改变不了精神的懈怠。我想古人的“道不可轻传”不只是为了杜绝愚昧的人对道理的曲解,就好像自古的文人大都乐于断章取义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许赢得了辩论的胜利,却迷惑了后人的认知;也是怕轻易得到道理,便没人去认真对待,反而去遵循自己处于混沌的本能。
自始至终,外部环境都是一个甩黑锅的好对象,以上分析因此并非主要原因。
何以懂得道理,却无法奉行?君子慎其独,一个人的时候恰是修正自己最佳时机,无人监督、无人影响,能够看到最本质的自己。会发现很多不知不觉养成的陋习,会发现内心最深处的杂念,然后克制、控制,减轻纷杂,脑子自然清明。我在半年前才体会到,虽然这样的言论方法早有耳闻,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庸,只有在感受到极大的难过之后,才会正视吸取给我教训道理。
想到道理与行为的矛盾,感觉虽然我们生活质量在飞速进步,但似乎还有些东西止步不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