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12

2019-01-12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9:19 被阅读0次

    亥二、總結(分二科) 天一、數修止觀

    【如是依止淨行所緣,尋思六事差別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諦伺察。】

      這是第二科「總結」,這個淨行所緣分兩科,舉這個淨行所緣分兩科,第一科「別顯」,就是分成五大段。現在就是總結這五大段,總結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數修止觀」。

      「如是依止淨行所緣」,前面這是五大段,依止這個淨行所緣的「尋思六事差別觀已」,這六事,是毘缽舍那觀。「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諦伺察」,這是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數數於內令心寂靜」,一次又一次地重覆,不斷地重覆,在心裡邊你要學習這個寂靜的方法,令它不動,不思惟六事差別,就是修止了,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對於所尋思的六事差別「以勝觀行審諦伺察」,以殊勝的、有力量的觀慧,「審諦伺察」,很認真地、很微細地去觀察這件事。這是數修止,也數修觀;不斷地修止,也不斷地修觀,這是一個方法。

    天二、展轉增勝

    【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缽舍那速得清淨;復由毗缽舍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

      「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數修止觀」,現在是第二科,「展轉增勝」。

      「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彼那個禪師,有奢摩他的止,做你的依止處,做你的住處,「令毗缽舍那速得清淨」,就能使令你這個觀慧得到清淨,力量也廣大了。「復由毗缽舍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這個修行人,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會得到一些方法,從你的實踐中,得到一些方法。前面數修止觀,為什麼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就是它互相增上。「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缽舍那速得清淨;復由毗缽舍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就是毗缽舍那為依止,你修毗缽舍那之後,再修奢摩他,那麼就知道奢摩他的力量的增長廣大,是由毗缽舍那的力量成就的;而奢摩他的上進,也是由毗缽舍那的幫助成就的,互相展轉增勝。所以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感覺到不如意,你就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不如意,你也可以修毗缽舍那,這樣子互相有幫助。你不要因為這一樣修得不如意,就放棄了,不靜坐了!你不靜坐,什麼也不能成就。

    戌二、指善巧所緣等

    【若依止善巧所緣及淨惑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於其自處我後當說。】

      這前邊是把「淨行所緣」說完了,淨行所緣開始以後,還有「善巧所緣」等。

      「若依止善巧所緣」,說這位禪師他現在想要依止善巧所緣:就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及淨惑所緣:有世間的淨惑所緣、有出世間的淨惑所緣;這善巧所緣和淨惑所緣,也都有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的。「於其自處我後當說」,到它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再解釋。

    《披尋記》一二三頁:

    《若依止善巧所緣等者:依止善巧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不見此文;依止淨惑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如下依世間道了相作意中,一一分別。(陵本三十三卷二頁)今指彼故,名後當說。》

      「若依止善巧所緣等者:依止善巧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不見此文」,科句《披尋記》的作者說,這個《瑜伽師地論》裡邊,我沒有看見這段文,那麼就是沒有這個文。「依止淨惑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這個文有,這個是「如下依世間道了相作意中一一分別。陵本」,金陵刻經處的刻本,「三十三卷二頁」,就說到這裡。「今指彼故,名後當說」,現在這個文說「後當說」,就是指三十三卷二頁說的,在那裡有說。

    巳三、辨加行(分四科) 午一、總標

    【復次此中有九種白品所攝加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九種黑品所攝加行。】

      這是第三科「辨加行」。前面這個大科裡邊,第一科就是「心一境性處」。這心一境性裡邊分三科,第一科是「出」心一境性的「體性」,第二科是「辨品別」,就是辨九種心住和四種慧行這些事情,第三科就是「辨加行」,就是現在這裡。分四科,第一科是「總標」。

      「復次此中有九種白品所攝加行」,這個六事,六種事的毗缽舍那,這裡邊有九種不同的白品所攝加行,就是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這種努力修行的方法,有九種。「與此相違」,與此九種白品相違的,「當知即是九種黑品所攝」的「加行」。這是「總標」,下面第二科是「略說」。分兩科,第一科是「白品攝」。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午二、略說(分二科) 未一、白品攝(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名為白品所攝九種加行?】

      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列」。

    申二、列

    【一、相應加行,二、串習加行,三、不緩加行,四、無倒加行,五、應時加行,六、解了加行,七、無厭足加行,八、不捨軛加行,九、正加行。】

      這九種,名字列出來。

    申三、釋(分二科) 酉一、於初靜慮

    【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令三摩地轉更升進。】

      這以下是第三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於初靜慮」。

      「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這個修行人,你若能夠修持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能令你的散亂的心,猶如野馬它會很快地就會得定,就是由欲界定,進一步就得到未到地定了。「令三摩地轉更升進」,使令你這個未到地定,又進步了,又得到更高的禪定了。這是說這個九種加行的好處。

    《披尋記》一二三頁:

    《能令其心速疾得定等者:最初獲得初靜慮地近分,是名得定;於初靜慮證入根本圓滿自在,是名轉更升進。》

      「能令其心速疾得定等者:最初獲得初靜慮地近分」,這個修靜坐的人,攝心不亂,一開始所成就的是初靜慮的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是名得定」。這上面速疾得定,得什麼定啊?就是指未到地定說的。「於初靜慮證入根本圓滿自在」,如果從未到地定進一步得到初禪的時候,於初靜慮證入根本,不是那個近分,近分不是根本,現在得到根本的初靜慮,能夠圓滿自在,它這個初靜慮的境界你能夠得大自在,「是名轉更升進」,這個轉更升進是這樣意思。

    酉二、於餘定地

    【又由此故,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速疾能往能得,無有稽遲。】

      這是第二科「於餘定地」。前面是「於初靜慮」,現在是「於餘定地」。

      「又由此故」,又這個修行人,這位禪師,由此九種加行,你若肯努力用及修行的話,「於所應往」的那個禪定,或者是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及隨所應得」的定的境界,定的境界,就是每一個定都有近分定和根本定,所應得的。「隨所應得」,是分別說;「所應往地」,是總合說。「速疾能往能得」,你若修這九品加行的話,你很快地就能有成就,得四禪八定,「無有稽遲」,不會拖累很久很久的。
    (2019.1.1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y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