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希的精神分析对我的碰撞特别大,好像打开了我的思考之门,几乎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生命的历程像是放电影一样在大脑中闪现。
甚至,在微信群与颖杰老师互动过程中发现自己读南希完全是在当小说来读的,其实就是读自己。于是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第一遍读自己;
第二遍见他人;
第三遍忘记自己和他人,努力生长。
果不其然,在读书分享会我真的感觉到他人的能量之大,深深的碰撞了我,我还是感觉到开心。甚至包括,赵老师说我也要保持克制的时候,我并不难过,说明我读南希之后心理素质提高还是挺大的。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句话:误解在所难免,努力做自己就好,只要自己的主观愿望是不坏的,即使有失偏颇也不能自责自己,毕竟我要是成长了,也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
然后关于朗读的环节,我是第一个报名,就是想表达一个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时不我待,像跑步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只管努力就好了。关于朗读的感受,和读《心经》非常相似,多了一层敬畏以及能量的迸发,我相信这种用心的朗读一定会缓缓的影响潜意识,让人格更稳固、坚韧。但是我知道我在朗读过程中,能量的流动是不均衡的,忽高忽低。
但是我听到宫平老师朗读的时候,感觉她心态很平静,没有我自己那种能量起伏的感觉,深受感染,这是我未来努力达到的目标。
关于颖杰老师的分享:倾听能力比共情更重要,我非常共鸣。
我一直都是一个倾诉欲望非常强烈的人,到处宣泄。最近很长时间闭门读书,已经不去给发小煲电话粥了。
今天妹妹来家里,我做的饭菜,感觉还挺满意,聊了一些家常。妹妹分享给我她指导学生的论文发表了,她很高兴。然后说我一直是那种倾诉欲望比较强烈的人,她一直都没有。我自己感觉每个人的成长真的是不同,还挺有意思的。
在第一章,颖杰老师分享了四个重点:
一、敏锐诊断的五个有点:这是我在原来的读书笔记能够看到的。
1、促成有效的计划
2、利于治疗进展
3、帮助消费者有效的利用心理资源
4、共情表达
5、降低某些患者的治疗脱离率
二、初始访谈:7个方面,这是我没有注意到的,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只是在书中寻找我自己。
1、在初始访谈前,我会核查来访者对心理访谈的预期
2、以及对现实访谈的舒适度
3、然后向来访者解释:我们对问题了解的越全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4、并且与来访者达成一致——在以后访谈中,对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5、我会不断重申提问的问题
6、征得同意后,可对访谈内容作记录
7、并告知来访者他有权拒绝任何不愿回答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来访者多半喜欢有这样的选择权)
三、共情的沟通
南希对共情的表达是“感同身受”。而她本人贯穿与全书的概念则是情感上与他人共感的能力。我确实感觉到了,我想这应该是千锤百炼,不断修缮、不断精进的结果。
而我在与朱老师的访谈中,被共情了,说明我们的咨访关系比较匹配。从这一点上我也开始消除对李老师的误会,就是咨访关系不匹配而已,其他的什么都说明不了。
这是我需要持续努力的。
四、附加效益的治疗性联盟。
治疗师对诊断的胸有成竹会影响来访者,使他们心情放松,使他们感受到治疗师的探究、沉静和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努力。这便是我们所称的治疗性联盟。
我最近几天比较忧虑的是,我曾经有个来访,他在疑惑中挣扎——到底是找我咨询,还是要模仿我写作,自己探索自己?
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他的觉察水平不足以自我探索;我更希望他找我咨询,搞一个长程的,对我们彼此都是最好的成长。甚至我想深入进去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理论联系实践,彻底的搞明白。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下定决心找我咨询,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坚定自己的专业化路线,我不会再跟他随意的聊了,要谈就彻底的搞清楚。这一次我, 我要定住自己,按住自己躁狂的心。
在第十九页,范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治疗师普遍具有抑郁气质,常常倾向于将挫败归因于自身。细致的诊断步骤有助于降低这种倾向,使治疗师对治疗期望更为现实,充分发挥才智。
我明显的感觉范老师不是抑郁气质的,非常阳光乐观明亮,但是她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也许是她在咨询过程中遇到卡壳的问题。
但是从我自身成长经历来说,自我的成长跟咨询师的关系不大,更多地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那种成长的本能力量。所以如果我拼尽全力也没有改善来访的症状,我会转介,但是不会自责。但要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需要更深入的觉察,这样对彼此来说都可以更好的成长。
在第二章中,颖杰老师重点介绍了马勒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外相对无意识阶段(持续6周的自闭阶段),相融与共生阶段(持续2-3年,包含“孕育期”、“;练习期”、“和解期”、“客体恒常性形成期”4个亚阶段),以及分离——个体化阶段。
还有克莱因的发育阶段理论:
认为婴儿从“偏执——分裂状态”转换至“抑郁状态”。“偏执——分裂状态”时期,婴儿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分开的,但稍后他们开始明白,养护者并不受自己控制,是独立的个体。托马斯奥格登随后提出了位于更早发育阶段的“自闭——毗连模式”,这是一个“由感觉主导的、获得象征性体验之前的时期,此时意义的最原始形态是基于感官主导的、获得象征性体验之前的时期,此时意义的最原始形态是基于感官的感觉组合(特别是皮肤感觉)。
总结起立也是三个阶段:“自闭—毗连模式”——“偏执—分裂状态”——“抑郁状态”。
实际上通过我写作的自我觉察:我的心理问题是没有到达“抑郁状态”,固化在偏执分裂状态之后的某个进程了。甚至在修通之后,我才发现我目前正在度过的就是近似““抑郁状态”——不去寻求外部倾诉,而是追求“一个人的自愈的能力越强,才越有可能接近幸福 。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不伤人害己,于淡泊中,平和自在”这种状态,沉进去,深深的沉进去,去努力看见他人。
在第29页,正如我的同事卡里尔所言,用发育过程的“连续变化”来代替发育‘阶段’,可能更为精确。
一定是这样的。
而在第30页,关于“观察自我”与“体验自我”,我还是能分得清的。在我跑步的时候,头顶上空有一个“观察自我”他试图观察我跑步能够坚持多久;而另一个体验自我则在感受着,跑步越来越自然,已经不需要特别坚持了。
关于直觉,第116页有描述:非语言的同步性跳跃。我之前是一个惯用直觉赌人生的人。在与代老师的互动过程中,别的人都感觉代老师很冷、很硬,但是我却用直觉感受到无尽的温暖。我也向代老师求证过,她说“自己眼中的他人都有部分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都有部分他人。”
然后她在植物心理学中讲到性格中的刺或者叫棱角,是在童年关系中形成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不去执念这些直觉的准确性究竟有多少我, 只能说怀着善意,只要不主观伤害别人,直觉一点就直觉一点吧。
而在第32页弗氏转向结构理论,将防御视作对焦炉的回应,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之一。而防御措施如果无法凑效,就可能造成精神病理状态。
而今已经到了个人发展的一个节点上,如何更好的更韧性的突破,除了等待来访能够找我咨询,将这人格结构写出分析报告来,应该切实的去研究别的老师的案例,或者在督导案例中去尝试去写分析报告才能促进自己更快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