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
想起前两天跟朋友的交流,因为老家在贵州的山里,他在口罩这三年都没回老家,这次春节回去了,但是感觉老家的亲戚和宗族关系更加淡漠了,甚至是都快没有了。
说着,他有一丝丝的伤感。
我说,时代变了,过去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原本以宗族、大家庭为单位的竞争模式,已经解体了。
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生产关系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年轻人除了考大学考走的,也都进城打工,种地也都是要么种地了,要么种地机械化,农村干活不需要那么多纯劳力,宗族关系就不那么香了。
他说,对,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宗族才是最基础的单位。
往远了举例子,都熟悉的《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宗族战争史。
“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是很多士大夫真实的看法,宗族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
往近了说,改革开放以前,小村从来就干不过大村,没有宗族撑腰,你连给庄稼灌水都要排到后面去。
更重要的是,按照传统的宗族观念,宗族里再弱的人,宗族也是有义务保证他们能活下去的,这等于是给人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这确保了宗族人口的繁衍,在残酷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得以生存,而散沙式的个人很容易会生存不下去。
我说,你让我想起了《白鹿原》,就是典型的白家和鹿家,这种以土地为主的,宗族观念极强的生存发展史。谁当组长,谁放铳子。
他说,所以亲戚概念强,其实不只是文化,更多是带有现实的经济甚至zz意义。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改开初期,南方很多民营企业家能赚到第一桶金,其实很多是依托于宗族。
那时候大家都穷,突然出现了很多赚钱的机会,你发现了机会,然后你在宗族里一凑钱,启动资金就有了,一喊人,创业团队就出来了,你就比别人有了先行优势。
这时候你赚钱了,别人眼红了,也想来抢这个生意,然后宗族势力弱的,很可能生意就会做不下去。
生意能做下来的,各种亲戚朋友,依托于你,产业链上下游就都搞起来了,产业集群就出来了,渐渐的有了先行者优势,门槛越堆越高,家族企业就出来了。
我说,《白鹿原》就是这种典型的宗族生存模式,这种模式,到1980这代人以后,随着生产资料的转移,其实,就彻底玩不转了。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