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世间凡人大多具有“思维定式”也就是“惯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要知道人与人之间交往就好比有一个情感账户在里面,我们如果不往账户里面存钱,而只是去支取,账户往往就会枯竭。
1、积极主动
我们渡过了婴幼儿时期的依赖、童年时期的独立性、现在已经转变为成年后的互赖。很多人有了刺激立马做出了回应,实际上在刺激和回应期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可以做出自主选择。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二次大战期间被关进纳粹死亡营悟出:“什么是人类最终极的自由,那就是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选择的权利。”当我们平时应注意的影响圈的事,而少做关注圈的事情。就像范仲淹在开封读研究生的时候,皇帝下来微服私访,别人都去看,范仲淹说:“如果我书读的好,不见皇帝又何妨,如果我书读得不好,见了皇帝又怎样。”后来只有他一人官至副宰相,天天见皇帝见得想发吐。
2、以终为始
我们应该找到我们的原则、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并以此为中心,知道我们规划人生,走好每一步。
3、要事第一
事情可以分为:1类重要且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紧急4不重要不紧急
重要紧急我要不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少做不重要紧急的事情,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才会减少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的发生。
4、双赢思维
如果无法实现双赢则让大家都放弃,好聚好散。
5、知己解彼
有效沟通始于准确地聆听,别用自传式的回应,如价值判断—表示肯定或者否定;
追根究底--根据自己的立场,探究别人的隐私;好为人师—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的。
采用移情式聆听就是需要倾听者的我们带入倾诉者的角色,说出对方的感受不要判断。
6、统合综效
沟通的三个层次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统合综效,给出双方都满意的第三选择。
7、不断更新
从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精神(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与大自然相处、思考与独处等)、智力(学习、阅读、写作演讲等)、社会/情感四方面不断更新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