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仰望星空,幻想这些星星距离自己有多远,
人们以前常说:人类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热恋的恋人会说,天涯海角我随你去。
但是有没有想过天涯到底有多远呢?
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想当然的就认为拿最先进的望远镜望一下就大概知道了啊,但是实质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要么找到距离我们最远的星体,要么或者其它的物质。
通过这个来获知我们的宇宙有多大,
那如何测量我们能看到的星体的距离呢?
答案有几种方法。
一是使用的是恒星视差法。
简单点说就是在地球两个不同的地方看同一个星体,它们的角度会发生变化,根据地球的位置,进行三角计算,就能算出恒星的距离。
根据恒星的距离,可以算出光度,距离增加一倍,亮度会减少原来的1/4, 根据光度就会知道恒星的大小了。
根据上面说的方法,我们可以测出来的最远的星空不过是几万光年单位的。
后面天文学家发现了新的测距方法(标准烛光法、红移测距),范围一下子到了几百亿万光年的级别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天体,大概距离我们300亿光年的地方,并且不管从哪个方向上看,最远的地方都会有物质(像不像我们是宇宙中心似的)。
2003年哈勃望远镜拍下了原来看不到的景象,在相当于100米外的乒乓球的大小区域内一共拍下了上万个星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927388/8d157134569e58ae.png)
而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我们最远能看到的距离为461光年,这是我们人类能看到的极限了,天文界把这个范围内的宇宙叫为“可观测宇宙”,465光年(通过引力波可以多观察4亿光年)
宇宙微波背景是我们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当宇宙刚刚38万年的时刻在天空上。它显示出微小的温度涨落,对应着局部密度的细微差异,代表着所有未来的结构,是当今的恒星与星系的种子.
由于宇宙是在膨胀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最远的点也是在远离我们,而宇宙空间的变化是允许超过光束的,距离我们越远的地方,膨胀的最快。
天文学里,把一个天体因为宇宙膨胀而远离我们的速度叫做退行速度。
如果一个星球,距离我们非常远,远到了它的限行速度比光速还要快,那么我们永远也接收不了它的信息。
这个距离是620亿光年,超过这个距离,退行速度会超过光束,这个范围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极限,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
如果真实的宇宙大于这个范围,那我们永远都无法了解宇宙的大小。
也就是我们无法知道天涯有多大,有多远,我们在它面前太渺小了。
第一次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深感无力,但是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永远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儿,但是我们永远在尝试着找到自己的边界。可能很多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是依旧不影响我们为之努力,寻找自己的极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