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131d1105852f2b81.jpg)
1252年,蒙古帝国为了进一步扩展版图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兵锋直至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中东地区,可正当蒙古铁骑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之时,这次行动却戛然而止,原因出自蜀东的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即钓鱼城之战。
蒙古人挥兵西出的同时也在觊觎南宋政权,意欲先占领四川盆地后再沿江东进,一举灭掉宋朝。对于来自北方的威胁,宋人也早有防备,1243年,重庆知府余玠就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在钓鱼山上开始构筑坚固的城池。钓鱼城位于嘉陵江、渠江和涪江的交汇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蒙古军队在钓鱼城屡屡受挫,其灭宋构想无法达成。1258年,蒙古国最高统帅蒙哥亲率主力攻打钓鱼城,可仍连连败北。守城首领王坚因此获得宋理宗的褒奖,称其是:“婴城固守、百战弥坚,节义为全蜀山城之冠。”第二年,急躁不安的蒙哥登上一座小山观察敌情,被宋军打来的抛石击中,不久便身亡,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蒙哥死后,各路诸侯忙于争夺王位继承权,西亚和东欧各国的压力骤减,使得整个亚欧的历史走向发生了转变,所以钓鱼城被称作“上帝之鞭折此城下”。忽必烈夺得汗位,建立元朝后,仍派重兵围困钓鱼城,可收效甚微。1279年,四川大部分地区沦陷,南宋都城也岌岌可危,为了给钓鱼城内的军民留一线生机,王坚决定开城投降,然而悲壮的一幕却发生了。
忽必烈没有遵照蒙哥的遗训屠城,而是出于安抚人心的需要,对钓鱼城内的民众都网开一面放他们一条生路,可30多名宋军将领不愿再事二主,于是集体拔剑自刎,壮烈殉国。钓鱼山上,持续了36年的抗蒙战争虽然告一段落,但宋人可歌可泣的抗争精神永载史册,令后人无比崇敬,大批名士到此祭拜,并留下众多赞誉之词,世界各地的专家和游客也来这里凭吊那场世纪之战。
钓鱼城景区里留有众多古迹,像城墙、城门、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地道等遗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山城古战场遗址。畅游其中,仿佛还能听到阵阵喊杀声,仍能看到道道刀剑光,感受到守城官兵视死如归的斗志,以及威武不能屈的意念。伫立山巅,但见三江汇流,群山环立,时光如滔滔江水般奔腾不息,而古人保家卫国的意志却似巍巍峰峦一样岿然不动,我不禁有感而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不折腰,可叹,可敬!
2023.3.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