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56ec3fa2928e08b4.jpg)
今年8月份,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来访中国后,我连续两天写了《美国的尴尬》《仅有的面子》两篇文章,引起不少的热议,有赞同观点的,也有不少批评声音。赞同我观点的基本上都坚信中国的实力,满满的自豪感,而批评我观点的则是一些崇美、媚美者。
无论哪种观点,都不能否认沙利文来访目的是为了他的主子拜登总统的。就是为了实现在11月份APEC峰会期间两国领导人会晤而来打前战的。现在已经验证了沙利文当初来访的目的,11月16日(当地时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当今世界体量前二的两个大国领导人要会面肯定需要提前沟通,尤其是目前中美关系处于微妙的时候。美国派人来中国沟通显然是美国想见的意愿更强,这一点有些人总是无脑,看不清这一点,还死犟。
拜登,一个即将落幕的总统基本上没有什么牌可打了,他需要做的也许只有如何为其将来留点政治遗产。而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与中国这个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占得一点先机,取得一点优势。但从连续两场世界峰会中看到,拜登的这种想法未必太LOW了,作为美国总统的这种站位一点都不符合超级大国的身份,至少我是看不起的。现在回看8月份沙利文来访,再对比拜登连续参加的秘鲁APEC峰会、巴西二十国领导人峰会,就不难看出拜登虽然照顾了面子,但却忽视了里子,他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上,而对世界如何发挥作用却没有一点主张,这完全不是一个大国领导人该有的政治抱负。
我这个观点不知道友友们是否同意,如果赞同我的观点,那么再继续听我接下来的观点。单从这两场峰会上,拜登作为美国总统的所作所为,大家会有什么感觉?我首先想到的是“尴尬的谢幕,无声的告白”。
“尴尬的谢幕,无声的告白”既是对拜登本人说的,又是对美国讲的。怎么理解呢?拜登作为美国总统,不管他在位时间还有多少,都代表着美国,而不仅仅是代表拜登本人。从这一点上看,我所持的观点很显然既针对拜登更针对美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1a9689fc3d32cd5f.jpg)
从拜登本人来分析。拜登作为一个看守总统,知道时日不多,继任者又是自己的死对手,所以他很明白,在这一次的峰会上,他所有的主张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再过几天,特朗普就给全否定了。所以我们就看到拜登在两场峰会上他特有的那种标准性“奸笑”,嘴歪成一条缝,看上去像笑,但这笑却不带动脸部肌肉,只是用嘴扯动两边肌肉挤一下。虽然没有见到拜登在两场重要峰会上的任何主张,却见到了拜登总统的两次尴尬,在秘鲁APEC峰会最后合照时迟到,据说足足五分钟;而在巴西二十国领导人峰会后全家福合影时更是不见拜登的身影了。
此时可谓是万众瞩目,世界都看着呢,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举动都会引来诸多的解读,而拜登两次出丑,怎么不令人猜想呢?
于是,有人就说拜登在秘鲁合照时几乎找不到他的身影。大家也许习惯了,一般大国领导人的身影都会在C位中寻找。但在秘鲁峰会中,C位根本见不到拜登的身影,他老人家不得不面带奸笑姗姗来迟,而且还站在后边的角落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总统在国际重要峰会中当成边角料对待,这在任何国际场合都是不多见的。有人说是按照国家首个字母顺序排位的,也许只有无脑人才这么天真的相信?要是美国有这么好法纪观,那么为什么在奥运会上要求重赛呢?
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对一个大国来说却是不小的影响。这只能说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不行了,第一排找不到位置,居然在第二排还不站在C位,这更像是“羞辱”,当然这话不是针对秘鲁的。连特朗普都不接受了,对拜登的无能提出了批评。但谁让拜登马上就下台了呢?人未走茶已凉,拜登不得不接受。如果你是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也不会被当成边角料吧。我想,这也许是对拜登四年执政的一个国际态度,不言自明了吧。
退一步讲,就算拜登快下台了,那你代表美国参加如此重要的峰会,怎么着也得阐述美国的主张,如何来影响、引导世界吧,可结果呢?我们不但没有听到拜登代表美国的主张,而听到的是他在秘鲁APEC峰会宣称:“平衡与中国和亚太盟友之间的关系”“美国坚决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认为,围坐在这张桌子上的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但对于此前美媒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的拜登已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袭击俄罗斯纵深地区一事,他只字未提。在谈及加沙问题时,拜登宣称“在犹太人遭遇‘犹太人大屠杀’以来最严重的屠杀之后,以色列有权自卫。我们将继续加快推动停火协议,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将人质带回家,并结束巴勒斯坦人民和儿童的痛苦”。
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在重要的国际场合,应该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可拜登的这种零散发言的层次、档次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了。这不但使自己尴尬,更尴尬的应该是美国。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国际社会最期待的是什么,你应该清楚。国际社会听不到美国的主张和声音,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美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小了呢,至少在本届峰会是这样的,所以说,拜登成为边角料也是正常的了。
拜登时代即将落幕,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拜登在最后有机会参加的最重要峰会上却是一种无声的告白,这是不是一种尴尬的谢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