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共读问题
五、阅读P54-P60,什么是“误解”?说明教师该如何看待学生的“误解”?能否列举一些您在教学遇到的学生的“误解”的例子?这对您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启发。
“误解”是指在一个新情境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方式解决问题。
误解对于教师来讲非常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应对这类问题的挑战在于既要鼓励这种尝试,又不能强化错误或者抑制学生未来对迁移的尝试。事实上,许多教师不仅没有看到学生误解所反馈的价值,反而对它感到不满和气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学生没学“明白”而失去耐心的教师自身也同样没能意识到“理解”的真谛,这又是专家盲点。如果认真学习的学生没学明白,这说明只是教师自以为讲得清楚,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持续的误解会让一些教师感到不安,这不难理解,因为这看起来是在质疑自己讲得不好,或者目标设置得不正确。然而,这些天真的教师可能没有意识到大概念从来不是显而易见的。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中的“误解”。比如,单词say,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says,学生常常按照发音规律将它读成/seiz/,实际上它读/sez/,这样的发音属于特殊情况。所以需要老师反复强调。
再比如,在下面的纠错题中,
习题有不少学生会将you 改为he 或she,他们也清楚地明白does适用于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形下。但实际上,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将does改为do,原因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改变主语,因为一旦可以改变主语,那么就会有多种答案。当然,这需要我们解释。
学生出现“误解”并不可怕,这可能就是提醒老师需要重视,需要反复强调,加以纠正或解释,确保将学生引向正确的理解。
其实,最开始我想到的是,当我们讲be going to 后面一般跟动词原形,也可以跟地点的内容。学生在表达“明天我打算去公园”,常会说成 I am going to go to the park.再比如,“下午我打算去游泳。”学生常会说I am going to go swimming.而不是I am going swimming.我不清楚这属不属于“误解”?这是不是说明我并没有正确理解“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