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用户UGC很久,专门的心理学领域、简单心理、暖丘、壹心理和“云树”,都看过,总相对心理学界的app说点什么。。
云树主要是打造基于心理咨询的优质社区,这就需要厘清基本的逻辑——建构在移动端的访客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是会更好地融合?
人之所以“动”的触动机制,一方面在于不平衡,另一方面在于打破不平衡。
访客选择求助,是自身状态的不平衡,因此,如何让访客平衡,是点;【初步的想法和建议是发挥在期间参与的每位来访者作用】
访客没问题求助,但需要被理解倾听,这时打破固有平衡的需求,如何建立有效机制让访客爱来光顾【壹心理这部分做的非常好,让访客与咨询师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咨询】
排版建议 | 清晰 | 有逻辑
首页开启元素延续前期新闻和人们关注的爆点,但作为社区类产品,内容够干才能熬好鸡汤;其次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心理测试;最后一部分可以做一些自测了解。
智能截图 1.png
社区UGC的部分,用户可以按照三个维度来打造——聚合相同痛点的用户;注意咨询师此时的启动机制(呈现出不以咨询为目的的咨询形象,如果难以做到,请见下文);活动部分,邀请用户呈现优质传播和积极反馈。
心理周刊是云树的主打,内容干货堪称“看了还想看”。所以在前期除了内容打磨以外,不需要隐藏到“发现”里面,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做成为一个页面。
最后的心理咨询部分,最好通过两种类型来呈现:咨询案例和需要咨询两个维度。
用户指标的量化分析 | 活跃用户规模、存留访问深度、使用功能
基本上的社交类目都会按照这个逻辑对用户到访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然而,想要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做些量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恐怕难以说服别人来心理学社区聊聊天吧。
智能截图 4.png
处理用户存留数据 | 除了深度还能不能“聪明”些?
每位用户来访,发布信息,可能有两种情况:
我就是来看看啥也不做 -> 我看看别人吐槽笑笑 -> 我走了;
我发表言论-> 我获得反馈->反馈的满意->因为我受到了重视->我下次还会来;
->我不仅受到了重视且给别人发送了祝福->别人给我反馈->我下次还会来;
->我发现我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帮助了更多人->我们约好在XX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打造良好的UGC效果,用户行为并不是这样简单,然而,通过一贯的用户开启APP时间跟停留时长,可以初步估计,在造访用户的用户行为中,大体可以分为以上的几种情况①用户即来即走②用户被动来(被人叫来,被自己内心困扰,被……)③用户想来。
而所谓的深度用户基本上就是第三种人类。
所以,搭建一个有功能性社交app平台的时候,如何快速培养用户成为第三种人——“愿意用此app打发零碎时间”挺重要的。
举一个栗子。
“云树”的app,有自己的社区,在社区的部分,主要是希望用户能够在此区域转换成为深度用户——购买心理咨询服务或者成为本区域的常客。而打造让用户想说的环境,通过现有表象层难以追求让用户完全对号入座。
原因①:单一界面中给用户呈现了太多的内容和分类,恐怕不会有助于用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基本的标签或者话题,可以在完全的用户UGC后台来添加。一些最新最热的话题如果真的引发社会关注或者是舆论探讨《疯狂游戏城》,这类的话题可以归为主题页面中,这样既可以做到引导流量,同时也能活跃用户在本社区的参与程度。
原因②:发表信息的按钮不够清晰和明显,我们是鼓励用户来制造产生内容,如果可以的话,将文本框直接拉到跟为明显的位置;
原因③:讲话的气氛不够热烈,追溯两日的UGC,新发布的内容偏少,种类偏单一,还需要多做一些引流的运营。
S60312-182521(0).jpg
改版建议:
从追求精简的角度,只给用户提供两个入口:发布内容区 & 参与活动区。
发布内容是日常的社交需求,参与活动将用户做积极转换处理。
发布内容也需要做一些改善和强调:
1 对于内容无显示的“贴标签”,用户自己无法看到标签,但会在这个话题给用户打标记,路遇同样的人,同样的困惑,就将这个话题内容推送给他;
2 对内容的降噪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用户可能会出于抱怨等状态,随便发一个牢骚,这时候咨询师在什么时候介入最佳?
3 当用户输入心得内容存在过分消极或者敏感的词汇,对此次内容标记,引导进入子级页面——启动人机对话的效果,完成每个心理咨询都会做的固化模式:声明、澄清、实现。让用户通过这个小的机制性填表完成对自我的探索,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可以帮助他预约咨询师。这样一来既转化了用户,同时不至于让咨询师成为比用户还多的实际用户群体。
智能截图 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