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一位国王让工匠做了一个池子,池子做好以后,国王发布了告示: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桶牛奶,并且在晚上倒入池子里以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告示贴出不久后的一天早上,国王亲自来到池子边查看,结果只看到一池子的清水。原来,所有人都知道牛奶的价值要比清水高,有人就想到了他倒一桶清水在池子里,其他人都倒牛奶是看不出来他倒的是清水的,于是他倒了清水。没想到的是,王国的公民们都认为其他人会倒牛奶,所以都往池子里倒了清水。等国王来查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池清水。
这个故事不少人在小时候都听过,故事中王国的公民都认为别人会倒牛奶,把倒牛奶的责任分散到除自己之外众多的公民身上,自己不去承担倒牛奶的责任,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假设有人倒了清水而其他公民倒了牛奶,国王发现后要惩罚倒清水的人,因为人数众多也无法查证。这就是旁观者效应,即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任,责任不落实。
故事中国王如果指定某一个人来完成倒牛奶的任务,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并且做出积极反应。但国王指定了他的公民这一群体共同来完成倒牛奶的任务,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近几年来,有人受到伤害或遭遇侵害又或者需要紧急援助时,无数人经过或围观但无人施救的新闻也有很多。对于旁观者在他人(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为什么不会提供救助社会心理学家有一些解释:
社会上每个人对于发生的事件都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当在有其他人在场时,每个人对自己想要采取的行为就会更加小心的判断,并且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在场的他人进行比较,以免自己行动时出现尴尬难堪的情况。对比结果为在场其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给予救助等利他行为为的抑制,进而可能导致旁观的人很多但无一人施救的现象。
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而采取措施的倾向,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这种倾向会更加突出。在在场其他人都没有行动的情况下,个体往往会采取与在场其他人一样的“不介入”的态度。
与故事里王国中的公民认为其他人会倒牛奶,自己倒了清水不会被发现一样,责任扩散也是导致旁观者冷漠的重要原因。在紧急情况并且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不去救助受难者的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责任感会扩散到其他在场者身上,而这个人的责任感就会相对减少。向处在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需要个体感受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在场人很多时,就会造成责任扩散,即每个人不清楚到底应该由谁来采取行动,这样责任就被分散在每一个旁观者的身上,每一个人的责任感都被削弱了。容易造成每个人都等待别人做出救助的行动或者相互推诿。
因此,当发生紧急事件而不能确定情况时,如果判断有人需要救助,应该在自身生命不受威胁的情况下果断采取能力范围之内的救助行动,若有他人在场并且需要发动更多人救助时,可以指定具体某一个人救助。如指定某个人救人,指定另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叫救护车(具体事件不同采取措施不同)等。这样具体的指定会打破责任扩散的局面,或许可以救人一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