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生活过的浑浑噩噩,毫无进步?你是否被拖延症屡次打败,感到垂头丧气?你是否每天忙碌的筋疲力尽,却看不到改善的迹向?当生活陷入“改不了一一不甘心”的恶性循环,应该怎么破?现在我们分享三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设定自己特殊的使命
这个特殊的使命可以是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下决心去做的事情,例如学外语,健身等,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做就是因为没有目标感,偷懒或者害怕失败。
所谓目标感,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行动上心无旁骛的朝目的靠拢。它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建立目标感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成功。
成功有两种层次: 一种是成果导向,即以结果论成败,例如坚持学英语,变成了英语老师,坚持锻炼,终于练出了八块腹肌的健康达人等,人们通常推崇这种人。
第二种是过程导向,就是只要你努力去做,这个突破自己的过程就算是成功。例如和机器人下棋落败的柯洁,在“最强大脑”上挑战世界脑王失败的王昱珩等人,没有人认为他们是Loser,相反,人们称赞他们“虽败犹荣”。
为自己做几张金色星状的愿望卡,把它们贴在办公室或者家里,一有空就对着愿望卡想,我应该为实现目标做些什么,如果实现了,我会得到什么等等。不断用这种已经实现目标的潜意识来激励自己,有利于提醒自己专注去做,从而更好的完成目标。
二,每周专注三天,激活时间效率
很多人都有过 “笨鸟先飞" 的经历,可是忙碌却没有规划的结果就是飞着飞着就不知所踪了。朋友圈里也常看到元气满满的早起打卡,可过了几天就没了动静,这就是没有规划好生活,以至于坚持不下来。
厘清工作重点,创建一个符合个人风格的周工作结构。例如,周二到周四是专注日,周一是阅读,学习和创意时间,周五用来做复盘,收尾工作,这样既使每周专注地工作三天,也比 “ 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工作五天有效果。
无论如何,你的计划都要符合你的生活角色,如果你要早起打卡,晚上就不要晚睡推送,否则不仅影响你白天的正常工作,身体健康也承受不了。制定符合自己风格的一周计划,学会激活你每天的时间效率。
三,创建良好的环境
有些人习惯工作到深夜,其实是因为白天人事扰扰,声音嘈杂。他用深夜的寂静为自己找到了有效工作的解决模式。同样,当你专注写稿时,就要远离手机; 当你计划明天跑步时,今天先备好运动鞋。创建良好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保证你安心做事,还能让过程变得简单,在这种结构里,你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最佳状态,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没有计划,顺序杂乱无章而显得繁重、冗杂,学着把日常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事情进行系统整理化,那么剩下的百分之十就简单多了。良好的组织可以让事情变得有条不紊,分析结构能够避免盲目混乱,当普通人对问题不知所措时,擅长解构的人往往勇敢地站出来: 如果要做,就由我来做吧,所以他们获得了成功!
用特殊的使命来建立自己的目标感,用每周专注来实现它,用结构和系统来维护它,你就能做更多的事情,离梦想更近一点。最后用句诗来勉励大家:
上帝,请赐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
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
并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