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国随想1---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人假义1

三国随想1---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人假义1

作者: 梨兰晓筑诗书为伴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08:03 被阅读0次

刘备,自玄德,三国时代,从一个卖草鞋草席的穷小子,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拼掉了其他绝大多数人,而这些人起点,都远高于他,从而天下三分,成为蜀汉先主。

刘备是如何一步步,在那个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功成名就的?原因很多,时也命也运也。任何一个能站在时代顶点的人,绝不是泛泛之辈。刘备众多优点,但最令人称道的是---仁义。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不在人云亦云,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假义?好像也站成了两队,互相攻击。我都不赞同,我认为,刘备有仁义的行为,未必真有仁义的心。

说到仁义,不得不提到一个事情。刘备携民渡江,曹操一统北方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打算剑指天下,一统诸侯,首当其冲,荆州刘表,曹操便率领大军,朝荆州而来。

此时刘表已经奄奄一息,带着他对这个乱世的不舍,最终和红尘告别。他的小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了真的荆州牧。大军前来,刘琮早已下破了胆,最终在当地氏族蔡帽等人劝说下,投降了!

这可苦了在樊城的刘备,要知道,刘备投奔刘表时,在新野和樊城,可打的曹操人仰马翻,损兵折将,此次曹老板亲自率领大军,定然是饶不了刘备,刘备一看不行,跑吧?

于是带着老小,和愿意追随他的百姓,一路南逃。想要逃亡江陵,江陵是当时荆州重镇,有很多兵马钱粮辎重。到赶到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打刘琮,夺了荆州。

刘备说自己不忍心,结果离开襄阳,继续向南,可能是曹操屠城的名声太大,很多百姓都打算逃跑,都追随刘备而去,慢慢的,刘备的身边人越来越多。

人员十多万,辎重数千量,一天只能走十多里。诸葛亮等劝刘备,这样走太慢,被曹操追上,就麻烦了,何况咱们人多,但是兵少,不如放弃百姓,独自离去。

刘备说他不忍心,百姓追随他,怎么离他们而去?自古成大事者,都有仁义之心。最终刘备被曹操5000精兵追上,和诸葛亮,赵云几十人逃跑,老婆,孩子都被抓。

此事也被后事称作刘备仁义的典范。但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不清楚,所以就有了很多思考🤔!

第一个这些百姓是因为刘备仁义?才跟随刘备的?我想不是,古代通讯并不想现在发达,百姓的活动范围都有限,正所谓故土难离,一般不会离开自己的土地。

刘备在荆州,主政新野7年,大概也就相当于一个县,要说新野的百姓对他能有了解,还可以,其他地方都对刘备仁义有了解,我看不现实,再说了,绝大多数百姓,连刘备长什么样子,肯定都不知道。

更何况,刘备往哪里走?还会走一路宣传一路吗?后面有追兵要杀他,他应该做的是迷或敌人,让他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才对。

百姓追随我想更多的是,曹操屠城的威名远播,做好事没人知道,但是坏事可是传的快,尤其是设计到自身性命的,所以百姓逃跑,更多的是,恐惧曹操。

为什么会跟着刘备,我想这不是一下子都找刘备,正常的套路,百姓不可能知道刘备往哪里走?百姓只能往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去走,那只能是当地的中心,襄阳,或者其他大一点的地方。

所以刘备人马越来越多,大多数其实是从过了襄阳开始的,我想这里面大多数,还是慢慢跟上来的,一听说是刘皇叔,还有兵,总比自己走安全,慢慢的越来越多。

那么第二个问题,被曹操追上,会不会屠城,我想大概率不会。因为刘琮已经投降,只要在土地上迎接曹操,就是迎接自己的主子,曹操也是要名声的,他屠城是因为不投降才屠城的。

第三个刘备最后有没有放弃百姓?还是放弃了,当然刘备有不得已的理由,不能自己死。自己死了什事都干不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随想1---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人假义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io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