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硕士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在那里认识了经常帮助自己的同事A,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
某次,小米的工作出错,被上司骂得狗血淋头,小米在微信里跟A吐槽这件事,A也很气愤,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另一个同事,小米知道后并未在意。
但是接下来,倒霉事仿佛雨后春笋,接连不断的发生:工作老是出错,连着两个月被扣工资;同事之间开始疏远自己,时不时能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谣言……
小米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所有的事都针对自己?直到她离开公司后,从另一个同事口中得知真相:
原来,小米经常在微信里向A吐槽上司和其他同事,却被A当成和其他同事的谈资。尽管A没有刻意进行传播,但也导致上司和其他同事对自己不满。
小米这才发现,自己的倒霉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因为遇到了大嘴巴的“损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过:“一个人有许多面,在不同人面前展示的自我都不相同。”
有时候我们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伪装自己,戴上符合别人期待的面具,以便被人接纳。
我们不得不“装”的同时,也有人乐于看见我们的“装”,这类人就是“面具朋友”。
他只愿意看到自己喜欢看到的、符合自己期待的你,却认为接纳真实的你是一种麻烦。
英文的“person”一词源自拉丁语“persona”,指的是演员们在舞台上戴的面具,成年之后,戴着“面具”在社会上生存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我们已经习惯了接纳自己和别人脸上的面具,却很少思考其中的缘由。
一、什么是“面具朋友”?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些看似温暖无私,实际上暗藏玄机的朋友。
这些人,是我们最早遇到的“面具朋友”。心理学家Berscheid&Walster认为,我们是否对某个人产生好感的关键因素,在于我们自认为他们喜欢我们的程度。
面具朋友往往是那些一开始让我们觉得:哇,这个人认为似乎被我吸引了。
实际上,只是当我们施展魅力的时候,他们才会被我们吸引,一旦我们不小心暴露了真实的自己,他们便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关系也没有那么深,你在我面前不应该如此坦诚。
二、怎样识别“面具朋友”?
当我们感到友谊不再是温暖的支持和无私的信任,而是一种负担时,我们就要做好识别“面具朋友”的准备了。
“面具朋友”对你有一种流于表面的热爱,他们下意识的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朋友,却未曾思考过其中更深刻的内涵。
如果友谊是汪洋大海,你们的关系始终停留在浅摊上,一旦发生冲突,便会分崩离析。
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或许是不错的朋友,你不必把他们看得很重,他们也不会因为你的冷漠感到受伤害,因为你们彼此都未曾付出真心。
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或许是伤人的朋友,涉世未深时,我们分辨不出面具朋友和真朋友的区别,一律敞开心扉真诚对待,这些“面具朋友”便用血淋淋的刀子,在我们的人际关系里刻下一道阴影。
有时,面具朋友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被对方吸引,潜意识的竞争心理却使我们不自觉的设下心理防线,阻碍了双方深入发展关系的可能。
彼得·乌斯蒂诺夫爵士在《亲爱的我》中写道:我相信朋友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人,他们很少是那些十分优秀的人。优秀的朋友带给我们压力,我们就会去结交一些不如我们优秀的朋友,或许这让我们更容易敞开心扉暴露自己的弱点,可是让我们试图从中发展出真正的友谊时,我们也会同样感受到阻抗力:
一旦你们发生冲突,你会发现对方和你有更少的相似性,在和比自己优秀的人的友谊关系里,他多多少少也戴上了面具。
三、如何与“面具朋友”相处?
人是多面性动物,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的心智越成熟,便会在越来越多的面具间流畅转换,每个场合我们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当你发现自己面对朋友时不自觉的戴上了面具,每个人对此都不会感到很新鲜,因为大家都会这样做。有时,你会对戴面具的朋友感到厌烦,但你依然喜欢他们。
Fehr在《亲密关系》的专栏里提到:最好的友谊并非某种截然不同的独特人际关系类型,相反,它只不过比其他友谊更加亲密而已——涉及更丰富、更有奖赏价值和更多的人际接触——这就是它为人所珍视的原因。
因此,好朋友与面具朋友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彼此之间是否戴上了面具,而在于是否拥有丰富的共同经历所带来的阅历、足够长的接触交往和相似的价值观。
友谊不止是坦诚心扉,更是我们学习人际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感到“面具朋友”对我们的友谊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应该解决的不是摘下面具,而是增加自己的阅历,以便适应越来越多的面具。
你如何看待“面具朋友”,取决于你驾驭面具的能力。我们享受一段关系带来的愉悦时,同样也会承受关系所带来的伤害。
面对“面具朋友”,如果你能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你们的友谊便不会因为面具受到太多的阻碍。
建立友谊需要花费时间,摘下面具也是,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但我们依然要保持乐观,因为作为回报,你也能从人际关系里得到积极、善意的评价,这便是你与面具的双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