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古典的老师说过一句话:读写是最好的个人投资。
阅读不是囫囵吞枣,不是以量取胜。我们在量与质的选择上,更要多注重质量的选择,因为它更能持久。浅显无营养的文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分文不值。因为太轻的东西,它沉不住,它不会留存下来。
在没有上古典老师写卡训练营课之前,我也曾经有个投资的概念。我在几年前也会估算成本与收益。我三年前,我月薪5000元,每月工作22天,每天8小时,那么时薪是28.4元/小时;一本普通的书大概300页,一个人一分钟的阅读速度大概200字,大概一页,那读完大概300分钟,5小时。一本书的成本折算35元,折算总成本是177元每本书。如果你读书读过就忘了,一点也记不起来,一点也没有任何改变,那就算白白浪费了177元。以前就算到这里。最近学古典老师的卡写营,学到一点。如果你读书,假设这本书有提高你的10%工作效率(2.84元/小时),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呢,62小时,也就是8个工作日。你每年有10%的时间因为读书而受益的话,那就有6000,投资回报率是33.9倍。每本书对你推动很大,很有可能。
古典:阅读的杠杆率大脑有个特别的机制,越是容易存入的东西,也就越易忘记。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东西,都是存在让你有深刻感悟的东西,是你经常想起的东西。
读书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喜欢读爽、快乐的书籍。这类属于消费型读书。这种类型书,并不是不让你不读,要少读,为啥呢。因为越爽的文章、书籍,一旦不爽了,你就读不下去了。长久以往就会让你越肤浅。
而投资型的书呢,刚开始有点难度,但是越往后读生活越自在,越读理解世界越通透,越读活得越有成就感,理犹如任督二脉被打开一般神奇,你体内的知识逐渐从散落的点汇聚成一张知识的大网,越来越坚固。
古典:读书的类型古典老师说,存难取易,正好可以解释写卡的原则。
没有持续的阅读,就没有持续的输出。你看看世界上第一批会写作的人是谁呢,是研究科学的科学家,是把个人生活体验变成巨著的文学家,是跨越山环河流,体验明见疾苦的旅行家。
那些只想模仿学习写作框架的人,追热点的热,我个人觉得是投机行为,无法一直保持高质量输出。我们知道源源不断的如山泉般的阅读新知,才能可能创作出不俗的作品。
正如你只学习了一个人的皮毛,而永远不能学习他的内在精髓。这不就是缘木求鱼吗?
35岁是人生阶段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它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因为发展有很多选择,也就更难抉择。
我刚刚过了35岁,感觉体力下降的速度很快。个人经验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利用读书就能很有效提高的工作效率,加快人生转型。
古典:读书收益读书收益=阅读速度X提效率X复用频次
阅读速度 主要取决于心理词典和眼速
问题相关度是指与自己越高,提高效率
复用频次,主要由底层逻辑程度决定。
所以,我以后要好好认真考虑读书的书,认真读,认真思考,读好书,选择跟自己相关的书,所以读写是最好的个人投资。不要随便用他人的书单,不要走马观花,能要经常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