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文言赏析】想法成长励志
《村学究语》之讲授勿私篇

《村学究语》之讲授勿私篇

作者: 刘青萍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7:47 被阅读81次

        圣人之道,有教无类,况髫年之童子英华未露,非有大见识者不能辨其妍媸,往往有少时聪明而长成未必聪明,少时愚鲁而长成却又聪明者,祖德之培植不同,故子弟之成败难定。总之我为塾师,即有塾师之道,教之读书,教之做人,随事随时为之讲解,一日讲得一个字,十日便讲得十个字;一日讲得一个典,十日便讲得十个典,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故讲解之为功最大。

        乃有妄自尊大之师,谓孩子尚幼,与之讲未必听得来;谓孩子太愚,与之讲未必能领悟;甚有因某生之修金较重,遂常为之讲解,而不使他生与闻;因子侄之为我亲人,遂私为之讲解,而不使诸生与闻者,行同市狯,识类井蛙,岂是为师之道?即谓学不躐等,而一堂坐论,大众同闻,何碍于事?所以师之以成心待人、以不肖之心待人者,皆因其为孩子而忽之也。岂知孩子从学于师,师或真心教我,或未真心教我,记之于心,终身不忘。

      尝见村塾之师,或有一二门人另从别师成名,必夸耀于人曰:“是尝从学于我,我之徒也。”然试扪心自思:当日课此徒时,果然尽心尽力、无愧于师否?夫果尽心尽力、无愧于师,其徒必感之于心、形之于口,不待其师之自言也。若未尽心尽力以教其徒,其徒方阴悔当日之误从此师,而师反洋洋得意也,岂不谬哉!故凡人之训人子弟者,当为他日计,而无为目前计也。

      某明经告予曰:某为童子时,会从一乡先生,学问颇好,人品亦颇端正,但于同堂讲书之外,必捡一空时,私为世兄讲论,时予小有聪明,颇为先生赏识,而先生方与世兄讲时,予猝然至,先生即闭口不讲,时予年幼,意先生必有秘传,而不肯使予闻也。越数年,予应童子试冠军,而世兄尚未明白,且终其身未明白,不知先生当日之所讲者何书、所传者何诀,而世兄竟未得其秘也。先生世代书香,族中入泮者多人,中式者多人,而先生竟以布衣终,书香亦于先生止,或者其心之私,不合圣人大道为公之旨乎?予闻其言而异之,窃谓趋庭之训,不外雅言,圣人之道如大山,任学者之櫵采,力大者多得,力小者多得,称其愿以相偿,而于大山之量无损也。彼某先生,私为其子讲,而不使学生与闻,将谓学生之不如其子乎?抑恐学生之胜于其子乎?吾不知其何心也。

相关文章

  • 《村学究语》之讲授勿私篇

    圣人之道,有教无类,况髫年之童子英华未露,非有大见识者不能辨其妍媸,往往有少时聪明而长成未必聪明,少时愚鲁...

  • 《弟子规》亲仁03

    【原文】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世间万物,皆有所属。然,属于谁,一切皆有定数。故,凡事勿强求,勿急功近利,勿为一己之私,而作出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

  • 《村学究语》之师宜自审篇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孟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故师道与君亲并重。然师...

  • 《村学究语》之宜辨良莠篇

    村塾之中,良莠不齐,塾师须辨某徒驯善,某徒桀骜,驯善者待之宜宽,桀骜者待之宜严,当挞则挞,当骂则骂,诸生方...

  • NO.81-打卡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

  • NO.68-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一篇-勿点! 水...

  • 强人所难,非君子

    凡事勿强人所难,为一己之私,非君子,非贤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乃小人也,勿与此小人辩高下,有失身份,有失涵养,允其...

  • 沁园春•中国梦

    象牙塔光 贤人之风 后世之师 观古今中外 笃行往往 贤之能者,望之潇潇 才之昔者,觅之可娇 勿以私己见一方 度势时...

  • 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小窗幽記 集醒篇 一九、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译文】 宁可做一个顺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学究语》之讲授勿私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m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