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也就不值钱了,诸如宋濂抄书之举措亦无有丝毫意义,都不用去图书馆,每个人拿起手机便能轻易得到前人之梦寐以求的各种资料文献,这是时代的必然,然而走得太快,我们总还是需要往身后看看,是否有所遗漏?值今习弊,倒莫若看得太多,亦难免会花了眼。
杨绛先生曾说:“你的毛病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落到夫子处,便是思而不学则殆了,然而世上毛病大抵都有两端,小子私下觉得如今却有向着另一端滑落的趋势。学而不思则罔,夫子用六个字道尽了其中弊处,这一罔字似不切人性命,却有着天网恢恢之不可避免之真切无奈。
如今的书太多了。从前苦于技术限制,出书是顶大的事,要么你着实才华横溢,有伯乐愿为你出资付梓,要么你就得靠自己,或后生晚辈操持,亦正由于其中艰难,往往能传世之书,定有其过人之处。而放眼如今,先莫说有网络这一近乎无成本无门槛的媒介,即使在实体业中,出书亦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有经济实力者,自费出书已成常事,但话说回来,如今书虽却极盛,可书本身自带一种神圣光环,读书在许多人眼里总还是有其不得了之处,更何况书到底是要钱的,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从网络及虚拟媒体上获取知识和素材,这是极易的,因极易故不珍惜。
就拿小子此文之传播途径简书而言,简书的简介上欣然有之:每秒钟都有一篇文章在简书面世。这是何等迅疾的速度,我们先且不管这些文章价值如何,至少能过某一专题编辑之审,那么蚊子肉再少亦是可以养人的,作者写文章,东西一出世的时刻,其实文章跟作者便已无多大关系,文章的后续命运是很多作者自己也无法料及的,剩下的更多便是读者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了,但可悲的是,很多人是做不了那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中的一位的,而更令人唏嘘的是,其缘由与其说是不能,倒不若是放眼太快,便不停留了。
如今对于诸多社交媒体,大家很爱用一个字——刷。刷知乎,刷头条,刷简书……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一个刷字,端得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气干云,然而小子却不知,花姿妖娆有几分落在看客心头,待下马饮茶时,还能为人道。曾经有人问:为什么你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各种答案,或激或贬,或斥或嘲尽皆有之,我曾经亦低头掩卷沉思过,自己读书亦不算少,九流十家,古今中外,亦都有过眼缘,说句自大的话,小子至现在这年岁,见过的文字当定不比出版业极其不发达之春秋战国时夫子要少,但夫子如高山仰止,小子这颗石子却还未滚起来,天壤之别,到底别在哪里?其实答案很简单,我确乎是不爱思考了,不管我有多爱读书,不爱思考的我,终究只能被书带着走,在值此信息洪流,良莠不齐之世,我就只能可悲的随波逐流,哪怕这是美丽的书波。
更何况,你爱读的还不是书!而网络的低门槛就注定了其会鱼龙混杂,即使我们往极端了去想,如果每一篇登在网络上的文章都有其可取之处,你能说你就一定抓住了其精华了吗?在你那走马观花的眼里。我没有做过调查,但依我自身经验,做一个最保守的估计,每个内容传播媒体的活跃用户每天在眼前飘过的文字至少也不下于万字吧,但请各位细想一二,两天前的那万字于你还有几分印象呢?你输入了那么多的文章,你又何曾输出过什么东西呢?吃多了会消化不良,那看多了就不会消化不良了吗?不要提什么不求甚解的话,有资格说这话的人都在写桃花源记了,而你却还在纠结诗和苟且。而且,在这种大量信息刺激下人们的变得更难被取悦了,我总觉得现如今在网络上的文章标题都越来越长了,就连普通的文章貌似都在标题这一层面向新闻靠齐,都试图做到让读者从标题就能看到文章到底想讲什么,让大家“刷“起来更加方便便捷,而真正的新闻就只能更进一步了,其实我们很难说,UC震惊部的出现我们自己就完全不用担一丝责任。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卡萨布兰卡》里这句话至今亦风靡网络,但小子却觉得其不无可斟酌之处,至少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敢说我们的气质里有着那些我们从眼前放过的诸般文字。但也有可能原话只是指那些我们真切的读过的书。所以,千万不要拿这句话去回答那个问题:既然我们读过的书终究会忘,那又何必读书呢?忘是必然,可是你真切的读过的书是那种即使你已忘记书名,忘记内容,但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里,你或许会不经意的说出写出那些文字来,如果被他人点出,你兴许还会会心一笑,才想起自己从前是读过这本书的,便不禁对书有了另一种心意。
所以,在你做不到对那么多的文字都用心去领略的时候,不妨少读一点,每天闲暇时一两篇你喜欢的作者的文章就够了,一些你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就可以了,你不用担心你读得没有人家多就不如人家,最应该担心的是你花了太多时间去学习怎样生活,结果却没有时间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