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筑师泽维·霍克的最新项目是柏林的犹太人学校,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他一直以来的作品都极具个人风格,从早期的 Ramot Polin住宅、内盖夫沙漠的犹太教堂这类严肃的几何形体,到近期像柏林犹太学校这样螺旋状的自由形式,他的作品风格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Ramot Polin住宅 柏林犹太人学校今年五月,Archdaily“城市构想”专栏记者,同样也是作家、建筑师的Vladimir Belogolovsky(后面简称VB)采访了霍克,笔者本来是要本着好好研究霍克的想法去研读那篇采访文章的,可是——VB记者针锋相对、角度犀利,霍克老姜一枚、左避右闪,高举一只“老牌建筑师”的神盾,每次回答都能避重就轻,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但是,且不论霍克作品初衷如何、构思如何、能否“自圆其说”,他阐述作品的方式其实有些独到之处,很值得我们学习。
柏林犹太人学校记得大学时候做方案,当着全班讲述自己的方案构思时,重点都要落在“体块穿插”、“虚实对比”,或者什么“纯净简洁”“光影与水面”之类,且不说设计中是否真有这类元素,就是提到这类名词就显得“高级”。
很少人会拿花草作为建筑的构思意向(伊东丰雄倒是喜欢树的意向),仿佛这类实实在在的物体过于幼稚,一提出来就似乎落了下乘。但是霍克的犹太人学校的想法却始于向阳花,建筑的鸟瞰也像极了一朵花,霍克对这一构思也直言不讳,甚至是有些得意。
柏林犹太人学校草图下面梳理一下霍克建筑师与archdaily记者的对白,VB的第一个问题就火辣辣的:
我参观过你的柏林犹太人学校,它最初的构想是从向阳花种子的图案而来,你之前也用过这种元素,能说一下你对向阳花的喜爱吗?或者为什么你觉得向阳花可以作为一栋建?
霍克的回答是:
柏林犹太人学校一个建筑不能当成所有建筑的蓝本,这个项目是大屠杀之后柏林建成的第一所犹太学校。
我来自以色列,经常思考我能给柏林的孩子带来什么。花是自然的礼物,向阳花在以色列很常见。
这栋建筑在施工阶段就看起来像个小城市,有弯弯曲曲的街道、有内院,不太像一个单独的建筑。后来,承重墙的大概模具完成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它像极了隐藏着的“翻开的书页”。之前我们从没意识到,在希伯来语中,学校是Beth-Sefer,字面意思就是“书的房子”。
霍克的回答中,前面还在好好讲“向阳花”,后面已经跑题了,相当自恋地提起自己的作品“一不小心”契合了学校即“书的房子”的主题。
VB记者显然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他丝毫没有配合霍克的“书的房子”这一主题贯穿下去,而是继续自己感兴趣的“向阳花”主题,他接着问道:
我们再说回向阳花吧,你刚才提到它是给柏林孩子的礼物,但是在你过去的项目中也使用过向阳花的符号,这次又在你的作品中出现了,能详细阐述下原因吗?
看VB隐藏的犀利:这次“又”在你的作品中出现了……
霍克:
柏林犹太人学校向阳花是大自然很奇特的一种现象,它的种子的排列遵循黄金分割定律,它很有营养,它鲜活的颜色能辐射到很远……真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个学校首先是个向阳花,并不是因为泽维霍克建了一栋向阳花。而是因为墙体把太阳光反射进教室内部,向阳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式,而是其中原理。孩子们汲取知识会让人联想到向阳花吸收天阳光,教育就是人思想的阳关,我认为学校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里,建筑形式也可以作为教育资源。
其实,熟悉霍克的人不得不承认,他本身就是对向阳花有一种执着的偏好,如同盖里偏爱鱼、伊东偏爱树、高迪偏爱复杂的几何曲面。但是一位建筑无论如何还是要站在社会责任与艺术品味的高地上,给人阐释“我的建筑绝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有来头有思想有寓意有影射……”
霍克的草图以上霍克的回答其实很不错,他清晰地表述给对面的犀利记者:
我的建筑并不是“皮上”的向阳花而已!黄金分割、有营养、颜色鲜活展示出向阳花在自然界中不一般的存在,契合学校在公共建筑中也有着特殊地位;孩子对于知识如同向阳花对于阳光,内心的愿望表达与建筑的外观形式通过“吸收”这一桥梁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最后说到学校并不只是教育的“场所”,其本身就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这一小段话,真是一种巧妙而高级的表达。
果然VB记者对此答案也很满意,他转而换了个话题提问:
霍克的草图你的学校并不只是一个单独建筑的实现,它只是过程之中的一件作品,和你之前的想法是统一的。它是这个长期阶段的宣言,对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范围很大,也不好回答,或者,甚至它有点“明知故问”的意思,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建筑师,当然有自己长期的思想过程,会有“一个单独建筑”吗?或者,即使有,哪怕是个年轻建筑师,他会愿意承认自己的某一作品是“一个单独建筑”?
毫无疑问,每一个建筑人,包括学生都会认为自己的想法一直统一,可以有“风格转变”,但不会有某一作品的单独出现。
霍克的回答深深体现了他的确是老姜一枚,他又开始施展打比喻的文学才能了:
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面包,你把面粉、酵母、水、盐混起来,不用什么特别的东西,最美妙的食物就出来了。
建筑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混合了水泥、沙子、水就产生了混凝土,也不需要特别之物。你要知道,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说过:“女士们先生们,一块砖值10美分,如果你把它给我,我能把它变成一块金砖。”这就是变化的魔力。
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这项炼金术是一辈子的工作,不能单单只靠一栋建筑。
他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堆废铁和螺丝钉什么也不是,但是组装起来就变成了变形金刚。只不过他举的例子是面包,通过一个平常的小东西打比喻,绕一个小圈子,来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很精彩,也很吸引人。
霍克手稿VB:
很多人认为你是“艺术家兼建筑师”,你怎么看呢?
霍克:
霍克作品我会在美术馆展览自己的艺术作品,也会在建筑博物馆展示工程。有时候听到别人说:‘你是个艺术家’,我会觉得这是一种赞美,我是个建筑师职业的艺术家(I am an artist whose profession is architecture.)。
VB:
你打算把自己的建筑设计成艺术品吗?
霍克:
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就是要不断超越自己。我希望自己的设计在落成之后,会被看做具有建筑学意义的艺术品,但是谁能预料呢?我们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但还是要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这就是设计的意义,不断拓展设计所包含的思想。
这几句对答表现了霍克相当坦诚的一面,也彰显了对自己能力、影响力的自信:我是建筑师,也是艺术家,两点我都不否认。
对于记者“你打算把自己的建筑设计成艺术品吗”这种没经过多少斟酌的问题(或者是故意为之,不太礼貌),他也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设计愿景、对于作品的长远期待,这里仍不忘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如同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什么样,你今年还是尽力给他最好教育;我们也不知道建筑将来被人如何评述,今天我们仍然要尽最大努力。
估计这段采访时间并不长,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运用了发散思维、旁征博引、深入剖析等各种手段,把记者毫不客气扔过来的球接住(或者外国记者采访都是如此不留情面?),面对正经的提问有点跑火车,面对犀利的质疑也毫不着恼、坦诚以对。
看他的作品又有些充满了顽劣的童迹,说是“蠢萌”也不为过,真是一个充满真性情的百变老顽童。
霍克作品: Ramat Gan螺旋公寓 霍克的草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