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薄荷阅读阅读了王尔德的喜剧《不可儿戏》,在阅读过的王尔德戏剧中,我个人认为这一本的喜剧成分是最容易感受出来的,甚至一些地方好笑的有些荒诞,书中的情景似乎与当今社会天差万别,但是出现在书中,不禁带来了讽刺意味。
书中的两位男主人公都是“双面人”,一个Algernon(简称A先生)声称自己在乡下有一个生了重病的朋友Bunbury,另一个Jack(简称J先生)说自己有着一个不存在的挥霍无度的弟弟Earnest。A先生和J先生一直都是朋友,而J先生爱上了A先生的表妹Gwendolen(简称G女士),J先生作为Cecily(简称C小姐)的监护人,发现C女士对自己编造出来的Earnest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就准备告诉她说自己的弟弟Earnest已经生病去世。谁知道正在J先生穿着丧服找到C小姐的时候,A先生已经抢先一步扮作Earnest找到了C小姐,并在短短的对话中互相吸引了对方,决定订婚。恰巧的事,J先生也以Earnest的身份与G女士订婚了。最巧的是,G女士偏偏来到了C小姐家中,两人的信息已经对照,一下子就出现了误差,在两位女士的要求下,男主人公们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荒诞的地方就出现了,两位女士对男主们的爱一下子就消失了,原来她们都只是想要嫁给一个名叫Earnest的人,她们所在乎的只是这个名字,她们认为叫这个名字的男人都是很好的丈夫,这个名字本身也是很优美的。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是说完全找不到对照的,谁能想到女子对丈夫的要求就只是某个特殊的名字呢?
王尔德继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G女士的妈妈也来到了故事现场(B女士),她一开始是反对A先生和C小姐的婚事的,但是当她听到C小姐继承了祖父的大笔遗产之后,却对C小姐夸赞不断,完全支持了这门婚事。就连高一辈的人都只看重这些金钱名利,女主人公的想法比较特殊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这边又圆回了开头交代的背景:J先生是被丢弃的,但当他们查明了他父亲的身份的时候,却发现他父亲的圣名恰好是Earnest,J先生的圣名自然也随他的父亲,也就是Earnest。终于,他们都如愿以偿了。
在英语中,单词之间有时会有一些奇妙的相似,就比如说事earnest(Earnest),在这本小说中是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但把E小写,也就是earnest,就有了认真的意思。就好像是对两名男主的双面人行为的暗示,读完之后,似乎对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回味一番,然后频频点头。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两位小姐对与名字的奇怪的要求,但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当然不是说不能太在乎名字,而是对社会上那些错误的价值观的缩小,然后在用小说的形式提出讽刺和批判,这也就是王尔德的喜剧的高明之处了吧,乍一看是绝对的荒诞,让人感到不能理解,但是在深入的品味和体会之后又能够感觉到他的审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