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内容简介

作者: 同德三略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15:51 被阅读0次
    唐浩明著

    唐浩明先生所著《曾国藩》全套书分三部:《血祭》、《野焚》、《黑雨》,略过曾国藩微时,直接从他37岁,已官至礼部右侍郎开始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血祭》写的是曾国藩因母丧而回老家湖南守孝,可当时太平军由两广起事,继于东南各省势力日盛,洪秀全称帝,建都于江苏金陵,危及清王朝存亡。湖南的一批忠君之士,公推曾国藩为可力挽狂澜之人,于是使出各种策略劝其出山剿匪。曾国藩虽文官出身也有书生意气,但一腔热血欲建非凡功业,杀伐决断颇有武帅风采,一年两万湘勇精兵练成后血祭出师。湘勇与太平军的战争,起初因实战经验不够,靖港惨败令曾国藩差点跳河自杀,幸得福将塔齐布、彭玉麟、罗泽南等以成功收复湘潭、武昌等助其挽回颓势。后越战越强加之励兵有道,湘勇规模倍增,欲出湖北下江西之时,太平军派出石达开狙击。曾国藩不敌被围南昌,幸得石达开为解洪秀全天京之围而撤退,曾国藩才重获生机。从此湘勇与太平军双方势成僵局,朝野对湘勇的怨声和制肘渐起,曾国藩骑虎难下,趁父丧之机请退回乡,结束五年艰难、屈辱、创伤的第一次剿匪。

    《野焚》写的是曾国藩归隐一年,反省第一次剿匪的成败得失,并以《道德经》和《庄子》为纲进行自我心智修炼。当太平军完成内讧后的权力重组,于战事上再次势压清兵之时,朝廷再次倚重湘勇,曾国藩顺势应召二次出山统帅湘勇。这一次他老谋深算、稳打稳扎,军功日盛;培植李鸿章、赵烈文等后辈,聚集天下英才;政治上更加成熟,官场人事渐入佳境;攻下金陵,曾国藩与曾国荃获封侯爵和伯爵,声名鼎盛。然而战后,军中官兵争功夺利、欺压百姓,朝廷有意打压,加之最支持曾国藩的恭王失势。为求自保,曾国藩说服曾国荃归隐,并上奏朝廷自请裁撤湘勇。正如一场野火焚烧过后留下的都是灰烬,剿匪功成的结局暗藏凄凉。

    《黑雨》写的是战后朝廷谨防曾国藩拥兵自重,在捻军等民间反抗势力依然强大的时候,急逼曾国藩裁撤湘勇。又在捻军坐大后,令病弱兵少的曾国藩再次挂帅出征剿匪,无功便受过,幸好有得力门生李鸿章的淮军支持,最终战事平定,朝廷对其晋位封赏,太后皇上召见示恩等,一生荣耀达到极点。但曾国藩详察和思虑之下,悲哀地发现清王朝的颓势不可避免,自己临危受命处理津门百姓与洋人冲突一案,为防事态激化成战争,不得不委屈求全,结果被世人骂作卖国贼,旧友故交反目,从此抑郁病重。虽战后整治两江,取得了恢复江南乡试、刻印名儒大家的文集、建设江南机器建造局、选派幼童出国留学等利在千秋的事业,终不堪慰藉其平生所憾,刚过六十便病逝。由人生巅峰至病逝仅两年多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内容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nz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