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母亲在微信上发来一段视频,是老家下雪了。视频是一大早拍的,我想肯定是母亲起床后一推门,外面白茫茫一片,于是先想着发来给我看看,因为地上的雪完完整整,没有走过脚印的痕迹。透过屏幕,我仿佛感受到了老家雪后的那份静谧和寒冷。
故乡的雪自打我去外地读书,每年在老家的时间就屈指可数了,虽然过年那几天也会在老家,但很难遇到一场完整的雪。关于故乡的雪,记忆里还是很早的时候。
早晨睁开眼,发现屋子里光线比平时亮很多,外面也是异常宁静,那十有八九是下了一场厚雪。推开窗一看,果然院子里墙顶上树枝上,就连对面的山头,也完全被雪笼罩着,像是一夜间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起床后,在院子里先扫出一条可供行走的路,然后再通向地窖,通向猪圈,通向鸡圈,通向柴棚,通向秸秆堆,这样一条枝枝丫丫的路,就可以满足家里所有的活动范围了。然后由线到面,把院子里的雪铲到一起,成为好几个大雪堆,然后把雪装到竹筐里,担到门前的苹果树或者梨树下,因为黄土高原干旱少水的气候环境,使得我们异常珍惜含水量大的雪。每棵果树下,往往会堆上一大堆雪,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的时候,才会慢慢融化成水,滋润泥土里的枝枝蔓蔓,长成香甜的果实。
一场大雪过后,整个屋顶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不知道什么原因,刚下完雪的头天气温不是很低,反而感觉很温润,倒是后面几天,冷的直哆嗦。北风一吹,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随着太阳往上爬,房檐上滴嗒滴嗒的像是夏天的雨,午后,雪消融的最多最快,紧接着,太阳的温暖被北风吹走了。屋檐的瓦片下面,就会挂上一根根的冰凌子,这都是来不及落地的雪水,又做不回雪花,只好这样被挂着。
后来,这些冰凌子就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是家家户户榨粉条的时间。先加水将土豆磨碎,放在一个大盆子里让其沉淀,土豆淀粉会沉积在下面,将上面的一层水倒掉,就只剩下淀粉了,再将其晾晒至水分全无,淀粉就成了纯白色的粉末状,装袋备用。榨粉条的时候,将淀粉伴和成面团状,放进榨机里,一人用力压,淀粉团穿过细孔被挤压出来,进入了开水锅,然后捞起来挂在太阳下,晾晒干,就是成品粉条了。
前面的环节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倒是在晾晒阶段,需要定期整理拨动使其晾晒均匀,而且在粉条自重的压力下,会掉下来很多,这个时候才能帮上一阵子,日后吃起来也是有特别的滋味。黄土高原上的冬天,白菜和土豆是最常见的食材了,先辈们的智慧让最普通的食材有了更多的食用方式。
老家的雪,记忆里有爽口的腌菜,白花花的太阳和院子里阵阵觅食的麻雀。当初那些鲜活的画面,随着时光流逝,终将褪色成一幅幅暗黄色的照片,就像屋檐下被风干的腊肉,成了记忆里的味道。
这些年在外“漂泊”,每每遇到冬天的雪,看着雪花在滚滚车轮下瞬间失去了原本的样子,不由得会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雪,此时此刻,我想应是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