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254:为何扔个东西这么难

平时不认真看一眼的东西,在扔掉的那一刻后悔了。
“也许,应该再想想,或许在某一个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虽然有点旧,那是因为冷落它太久,让它沾满了灰尘,其实擦一擦,甚至拿去翻新一下,想必还是很好用的。"
“这个东西虽然一时没用它,但有纪念意义呀,是一段事业起步的见证,或许还是一段感情的见证。"
“再次找到它们的用途了,原来它们不该扔。"
对物品无法断舍的感情就这样被自己一层层的叠加,直到上升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回到垃圾房,如果东西已经被分类处理了,去问明运往的地方,然后再把它们要回来,我的理智告诉我:这还得想想。
恋物,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穿着一双笨重的鞋,以至于这双鞋成了他的标签。他很想把这双鞋扔掉,尝试了各种方式,这双鞋总是奇迹般的回来。
他下定决心,把它埋起来,结果晚上下大雨,把鞋再次冲了出来,却因此和一起盗窃案扯上关系,它因此被砍去双腿,鞋子虽然用不上了,但他也不敢再扔了。
当时把故事当成笑话,现在想起来,或许正是用反衬的方式来说明我们在断舍离上的纠结。
家中的老人,看到觉得有用的东西总会留下来,比如一个空奶罐,一个精美的包装盒。衣服更是整理得整整齐齐,尽管已经多年未穿。
甚至别人给的衣服,还当成宝贝似的收集起来,哪怕把柜子里外都塞得满满的。
从物资缺乏时代走过来的长辈们,更难做出取舍。
最近的新闻,说日本的老人开始减活行动,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尽可能清理掉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以简化生活的方式,让自己轻装面对余生,避免给别人添太多的麻烦。
或许我们对物的需求,确实要有一个年龄上的断舍离。
一句话说得好:所有的物品,你不是在占有,它只是暂时放在你那边而已。
其实,人也是物的一部分,地球拥有我们不也是暂时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