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数码这些年
>不知不觉,接触数码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质的飞跃。阴差阳错,我也成了一名IT民工,今天难得有兴致,说说我记忆里的这些数码设备吧
智能化发展之前
我把安卓和iOS出现在广大用户前的时间划为智能化发展的分水岭,在这段近10年的时间里,我能接触到的,是跟字典差不多厚的笔记本电脑,"大屁股"显示器的台式,还有摔不坏的诺基亚。
我家里的第一台电脑,是一台"神州",256MB的内存伴随我渡过了四五年的时光。这是我的"启蒙"PC,教会了我如何打字,如何使用因特网,学习过怎么做网站......记忆最深的是,这台笔记本,当年三开梦幻西游居然一点都不卡!甚至运行3D游戏在当时也很流畅。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这台电脑终于寿终正寝,再也不能开机。
我记得初一暑假的某天,老爸从扬州带回来一台IBM商务本。那时候的IBM,无论做工还是配置,即使当时我不懂,也能感觉到是处于笔记本界前列的。当然价格也是前列,05年的时候,这台笔记本售价12000。这台电脑经受了这么多年的摧残,至今依然躺在我父亲的办公室里服役。
在我初三的时候,终于有了第一部自己的手机,只记得是三星AnyCall,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也没有别的什么功能了,依稀记得短信铃声很好听。后来蹭了老妈的天语Ktouch,以及某个不知名的迪信通,也算是从功能机进步了很多,可以上wap,可以拍照片看小说,也可以看3gp了,这在当时,是我的主要的娱乐活动。这两部手机大概一直陪伴我到高中毕业,至今还有些当年用天语拍的照片留存,但像素已不忍直视了。
高二的时候有过一部明基的卡片机,其实功能还不错,像素也够,可惜没多久我的兴趣就下来了,也没继续玩摄影。如果坚持下来,拍照的技术也不会一直被吐槽至今吧。
过渡期
这段时期,是Java手机广泛流行,但大多数人拿着彩屏功能机的时代。但是智能机的萌芽已经萌发,塞班如日中天,至今记得一代机皇N97,黑莓别致的外形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我也有幸见过一次土豪朋友手中的3GS。在这个时候,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Apple的产品,基于iOS3的iPod touch。iOS3没有背景图片,没有后台,touch也不能拍照,AppleStore也不像现在有数以万计的APP。iPod在当时是定位为一个智能音乐播放器,在山寨MP4都能各种解码的时候,iPod还需要转换格式用又卡又难用的iTunes导入到设备里。当时家里还没有WiFi,还记得夏天带着iPod到楼下蹭邻居们没设密码的WiFi。
后来有了iOS4的书记,有了壁纸,有了多任务后台,当然这是后话了。
Android和iOS迅速发展的时代
上大学前买了人生中第一台智能手机,是传奇的MOTO milestone 2。侧滑全键+触屏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而眼花缭乱的安卓APP也成爆炸式增长。可是在当时安卓的生态环境下,这台机器没多久就变得卡顿,发热,莫名其妙解锁屏幕。与之同时代的,改变一切的iPhone4,成了高富帅白富美的象征让我艳羡不已。
一年后,我终究还是换掉了街机milestone2,犹豫再三,却买了一部OPPO R817。这大概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之一了。无法刷机,Root之后玩法甚微,所以时至今日,我也不会刷机。
大二的暑假,母上大人奖励了一台iPad 3,基于iOS6。这他iPad让我体会到了成熟的Apple的生态圈。终于在那台OPPO坚持了一年之后,我有了"土豪金"iphone 5s。到今天,这台5s和iPad 3依然在服役,5s作为我的备用机,升了iOS10并没有显得很卡,而iPad 3已经稍显力不从心。
再后来的日子节奏似乎就快了起来,大四快毕业的时候买了第一台Mac,当时iPhone,iPad,已经Mac组成的Apple生态圈让我激动不已。而我机缘巧合下,也成为了一位iOS开发。
后来
工作后经济开始独立,在数码上从来没吝啬过。配了一台次旗舰PC,抢了收发的6s,AppleWatch也跟风买了一块。却不知怎的,再也找不到当年躲在神州电脑后面上网的兴奋感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