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2-24 小馒头 eMoneyHome数字货币
12月份有两支涨幅超过1000%的神币:ADA(Cardano)和IOTA。ADA可以看做是以太坊的升级版本,本文主要讨论IOTA。
IOTA是一种专注于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小额交易的电子货币,实现了无手续费的小额交易。IOTA的底层设计是和IOT无关的,本质上可以运用于任何的小额交易场景。
1. 无手续费
BTC/ETH高昂的手续费已经使其丧失了作为日常电子货币的可能性,没人会买一瓶3元的可乐,付30元手续费。无手续费的IOTA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不同于BTC/ETH等主流电子货币所使用的链式结构,IOTA使用了基于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的Tangle(缠结)作为基本的数据结构。IOTA在并没有挖矿和矿工的概念,交易的可靠性是通过交易之间的互相验证而达成的:每一笔后发起的交易,都必须随机直接验证两笔主网的交易,并间接验证有向图中可到达的其他交易,然后才能提交并验证自己的交易。任何人都可能会验证你提交的交易,而你也可能会验证任何人提交的交易,每一次交易的验证都让主网更加健壮,大家互帮互助没人需要为交易支付手续费。
2. 硬件要求低
由于IOTA的最初目标是用于物联网,而物联网上的异构设备性能差异极大,IOTA特别强调即使在性能低下的智能设备上也能运行IOTA。相比而言,BTC几乎都是使用ASICs(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定制集成芯片)进行挖矿,而ETH则是使用了memory hard的ehash,对内存依赖较大。
3. 无需扩容
BTC设计了1M的区块限制,这极大地限制了正常的交易需求。而IOTA则把每一笔交易都当做一个区块(其实并没有区块这个概念),反而消除了区块大小的限制。
4. 极高的交易量:平行验证
IOTA的DAG数据结构使得多笔交易可以被多个不同的验证者平行验证,解决了BTC/ETH在高并发下网络拥堵的问题。
5. 抵抗量子
随着量子计算时代的到来,BTC基于的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和ETH基于的ehash都不再坚不可摧。IOTA使用基于Winternitz签名的Curl算法,而Curl是量子安全的。另一方面,BTC生成一个区块平均需要尝试的次数为2的68次方,而IOTA发送一笔交易平均只需要查找3的8次方次。量子计算机在超大计算量上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少量计算时优势并不明显。
6. 无需万维网,万物互联
IOTA并不依赖于万维网,想象一下,你家的智能晾衣架需要上网么?除了万维网,IOTA可以在蓝牙、zwave、ZigBee或者Lora的环境下运行。IOTA野心极大:链接一切。物联网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它正在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的生活。IOTA为我们描述的生活场景是这样的:智能冰箱发现牛奶没了,用IOTA定了牛奶;智能燃气灶发现停气了,用IOTA交了燃气费;智能电视发现PPTV的会员到期了,用IOTA给你续了会员。
7. 区块链的入口
IOTA甚至算不上是区块链,而只能算作区块链的一个扩展。IOTA的也并不立志于取代BTC/ETH的地位,而是采取合作的态度,希望作为其他电子货币的一个扩展而存在。
8. 总量恒定
IOTA的总量恒定为2,779,530,283MIOTA。不会因为数量暴涨而出现价格暴跌。
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IOTA也并非完美。
1. 安全性较低
为了能够在低性能的设备上运行,IOTA牺牲了部分安全性,而且理论上只要有1/3的作恶节点就能导致网络的崩溃。而BTC理论上需要51%的作恶节点。
2. 现在是中心化的版本
虽然IOTA目标是去中性化的物联网,但是现在实际使用的版本是一个中心化的网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3. 难以实现真正的匿名
隐私性极强的零知识证明算法依赖于极强的计算机性能,而这在异构的物联网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而言之,在IOTA上进行隐私保护暂时非常困难。
4. 技术实力有限
IOTA曾多次爆出漏洞,其技术实力受到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
总而言之,IOTA为我们描绘了物联网小额支付的美好蓝图,至于这个蓝图能否实现,何时能实现则是一个未知数。一个月涨10倍的神币,你敢买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