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产生于寻爱的执念
在《失落的一角》里,缺了一角的圆一直在寻找缺失的部分。它一路走得缓慢且艰难,跟很多不合适的部件强融过,终于遇到合适的一角。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fe41305e063762e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06f3dd3e5e4f2bd9.jpg)
当这个故事照进现实,我们都能意识到,那缺失了一角的圆,其实是你,是我,是任何人。
“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句曾经在网络上很火的话道出了寻找能够与自己契合的那一角的艰难,而人总是本能地追寻生命的完满。所以,在找到那一角后,我们便不想轻易放手了,独占欲如同乘着风的火苗,迅速烧尽我们的矜持。
执念便由此产生了:我不想再失去生命的完整感,不想再回到孤独无依的状态——这也是很多情侣面对千疮百孔的亲密关系依然紧抓着不放手的原因,虽然他们都把“在一起久了,习惯了对方”作为粉饰的话术。
这些执念,其实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我真的很需要你。我也需要你做点什么来证明你是不会离开的。
于是,我们把这些执念具体化为某些能够被感官器官识别出来的信号,比如,要求对方及时满足自己需求的指令性语言——
“我要你多陪陪我,我要你及时听我电话,我要你外出都给我报备……”
对于这些指令性的语言,人们将其解读为一个更为通俗易懂的词——「依赖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588e61514eb6c89a.jpg)
「依赖感」或许是遇到对的人信号
亲密关系里的依赖感,似乎是洪水猛兽,是粘人、控制欲、占有欲的代名词,没有一座爱情的花园能经受得起它的摧残。但在我看来,爱情里的依赖感并没有那么妖魔化,它其实是一只可以驯服的小兽。
最近,我刚好处于跟这只时而乖张,时而温顺的小兽斗智斗勇的阶段。
我和谭先生是周末情侣,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即使身处同一座城市,也依然只能在周末见面。而最近,因为疫情反弹,谭先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我们难得的见面时间更是被给一次又一次的临时召集占去。
就在上周周末,他刚答应我陪我一整天,但傍晚时却突然收到通知要回单位集合。跟之前很多次一样,我知道后整个人都蔫了,即使我努力勒紧理智的缰绳,但不好的情绪还是跑到我的脸上。谭先生觉察到了,他有点手足无措。我是明白的,他有他的身不由己,在理智层面我应该要表现出体谅与宽容,但男女情感中的自私性又让我长出了刺——我难受,我也要让你难受。
其实,在没有进入亲密关系之前,我也是非常独立的女生,并没有对谁有过想要依赖的念头,甚至在亲密关系的初期,我也是坚决地捍卫时间的独立使用权。但随着亲密关系渐入佳境,我逐渐放弃了关于时间使用的某些原则,而希望他能参与到我的全部时间里。
类似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在经历一次次理智与情感的拉锯战后,我开始思考,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产生依赖感,是因为个人在这段亲密关系里感受到的几乎是愉悦。要让这个推测成为定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感是依附于亲密关系的排他性而存在的——只有你能给我快乐,其他人不能,我要一直享受这份快乐,所以作为快乐的携带者的你,要一直在我身边。
确实,我和谭先生一起的时间,几乎都是快乐的。我们之间也有很多差异,但我们能够尊重对方的差异,并且愿意到对方的世界里看看。正因为这样,我在这段亲密关系中能感受到稳稳当当的支持感——一种双向奔赴的力量。
乐观地来说,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感,或许恰恰是“找到对的人”的信号。如果在一段感情里,没有想依赖对方,想时刻和对方在一起的念头,要么是还没有完全进入到这段亲密关系里,要么是还没有遇到对的人,因为对方带来的愉悦不够多,不足以帮助我们抑制住人类逃避痛苦的天性。当然,这里说的愉悦不是物欲上的满足,而是精神层面的共振。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9fd15f7054470e8f.jpg)
太重的「依赖感」才是洪水猛兽
但话又说回来,任何情感太浓重了,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前面说,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感是一只可以驯服的小兽,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这种依赖感是可以被调适的;二是这种依赖感如果没有被合理调适,也会变洪水猛兽,会毁掉爱情的花园。
曾经看过一出综艺,里面有位女嘉宾的行为被不少网友诟病。那位女嘉宾什么事情都依赖男朋友为她做,甚至连吃饭擦嘴也要男朋友为其代劳。
男朋友自述,一开始觉得她这样的行为很可爱,也因为自己爱她愿意为她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渐渐感到疲惫。在节目上,女嘉宾要求男朋友以公主抱的方式抱她到椅子上,要求男朋友帮她解开蒙着眼睛的布,主持人在旁边也看不下去了,说:“你就不能自己弄吗?”所以,男朋友最终还是跟女嘉宾说了分手就不足为奇了。
张方宇在《单独中的洞见》里说,关系的基础是依赖,这个依赖是唯一的祸根,它产生出无数难解的问题和纠纷,说得更难听一些,依赖简直就是滋生无赖的温床。无赖都是依赖的,而且是一种强行的依赖。
依赖与成为巨婴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要谈依赖,首先要先独立。因为只有拥有独立,才能摸清依赖的边界在哪里,避免以依赖为名,行无赖之实。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描述:在理想的亲密关系中,依赖和独立应该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你独立的地方可以是他依赖的地方,你依赖他的地方恰好是他有独立能力的地方。
我们也应该培育这样的状态:感到累了的时候试着找个人依赖,需要乘风破浪时,独自起航。敢于独立,也敢于依赖。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81a60e511561db53.jpg)
驯服「依赖感」这只小兽
说了那么多观念层面的东西,那有没有一些方法论上的经验呢?如何调适依赖感呢?我有几点拙见:
一是制造双方交流的时间。
时间不够,交流不足,是导致亲密关系中各种问题出现的诱因。在现实生活里,也未必完全是因为主观因素导致交流时间变少,也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
我和谭先生的解决办法是双方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作为两人说说话的时间。说什么,以及说多久,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彼此的生活产生了交集。一直都平行的两条线,终究会相忘于江湖的。
二是学会延迟满足。
希望对方回应自己的需求,是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人的本能。打电话要马上接,微信要立马回,短信要立刻读,这些行为成为一个个考察“你是否真的爱我”的KPI,最终会把亲密关系里的最后一丝甜蜜挤压干净。
不妨给对方一个缓冲期,设置好给予回应的deadline,并把这个deadline明确清晰地传达给对方。另外,如果旺盛的表达欲让你无法抑制想要第一时间跟对方分享的冲动,而对方又刚好忙碌,不妨先把内容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文字/视频/音频),过后再分享给对方。无论怎样,都不要失去和对方分享的欲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2798/111b70160a8c0afd.jpg)
三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情绪。
我们出生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教育要学会隐忍情绪。但是,当我们处在亲密关系中时,一切社会规训都被抛之脑后了,我们总会在亲密的人面前暴露被情绪支配的样子。这样做其实没有错啊,有情绪才是真实的人。无论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都要让对方知道,当然,情绪的表达要得体。
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复盘。双方一起,解构引起情绪的整个过程,倾听对方的想法,找到问题的症结,共商避免的方法,最后达成共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四是让自己丰盈起来。
因为总是注视着某个人,所以把自己弄丢了。情侣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应该是在一起时心无旁骛,分开时又能各自为战。抱团取暖式的亲密关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要有随时与对方并肩作战的勇气和实力,首先自己要丰盈起来。
不需要把蓝图设计得那么宏大,保持每天是一个积极的正向的状态就好了。多做一些有助于产生正念心态的事情,即使在当下看来,这些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反面例子,从正面去解读,也依然有借鉴的意义。
文 | 蚩小样
图 | 花瓣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