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年,这是开启开元盛世的前一年,转身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平定韦后之乱,刚坐上太子宝座,转身太平公主欲改立太子,独断专权,38岁的张九龄多年不被重用,正打算回乡,收到了李隆基抛出的橄榄枝,他觉得可以再试一次,于是风云再起。
此时王昌龄13岁,李白、王维10岁,而这是孟浩然人生的第22个年头,他背着包袱行囊、步履不停,走进襄阳的鹿门山中,就此隐居避世苦读。
多年后,他卧居病榻,仍会回想起那个时候,无数个遥远古老的清晨黄昏。
身逢盛唐,多有际遇,诗人们浪漫潇洒,对功名的追求亦是坦坦荡荡,但孟浩然却是其中少有的布衣诗人,他终身未仕,一生潇洒快活,游戏山水,江流天地,某种程度上他活成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一种典范。
李白为他写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王维亲自为他画像“七绝圣手王昌龄”,更是和他“酒逢知己千杯少”。
他把热情都投注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喜欢他的人也自然向他靠近,22岁隐居鹿门山,得生死之交张子容,在山林之中苦读,耳听鸟语自在,于是有了《春晓》,山中好友相约而至,于是有了《过故人庄》。之后,张子容为了求取功名出山,自此分别。
随后10年间,他遍游天下,结交南北两路,同时也不忘拜谒名流,寻求机会,他先后拜访了当时的荆州长史,未来开元名相张悦,襄州刺史韩思复。
转眼726年,37岁的孟浩然结识了25岁的李白,他对这个后生晚辈极为欣赏,又利用自己的人脉撮合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李白娶了前宰相女儿许氏为妻。
后李白不断为他写诗,孟浩然要去广陵,他便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几年后他们又重逢,李白又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爱慕之情。
727年,年近40岁的孟浩然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困居长安,遍交诗坛群彦,先后结识了王昌龄、王维,在太学之中,他更是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句,名震京城。自此,白天他与王昌龄相伴醉酒,晚上,他与王维携手听曲。
他在长安呆了两三年,一事无成,于是心灰意冷,便辞京返程,东去洛阳,南下吴越,又开始了游山玩水模式,静美时他写下“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徘徊时则有“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孤寂时又有“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
又一方面他也不不忘拜谒,继续寻找机会,这是大唐的风气。他献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他骨子里有隐士的清高,有一次,连李白都称赞的“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韩朝宗邀他喝酒,他都放她鸽子,跑去喝酒吃肉。
138年,他身患背疽,肿胀难行,避居于家,这时候他已经年近50,这一病,他步履阑珊,一生好友纷至沓来,一时间门庭若市,这也是他一生最后的欢愉。
740年,由岭南北上的王昌龄,途经襄阳看望孟浩然,两个人彻夜酒肉欢歌,无话不谈,仿佛一切如昨,年华未老,山水依旧,他们依然是那座长安城里最自由放浪的好诗人,在王昌龄走后没多久,孟浩然旧疾复发,病逝。
他这一生,要山要水,要酒要肉,要人间烟火,要郎月清风,跋涉万里路,漂泊四海州,穷尽一生逍遥游,但求问心无愧,如有来生,若之奈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