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类(三)
蜗牛与蛞蝓
雨后,蜗牛总是成片出现在院子的花坛边,那时常常捉一些回去观察。蜗牛个头都不大,背着小房子,在地面铺着的纸上缓慢爬行着,东一只西一只,留下一条条粘液的痕迹。它们可以吃菜叶,需要潮湿的环境,饲养起来并不困难。小学里有时能找到在干燥环境里、一直缩在壳里的蜗牛,有的同学就会在一边喊:“蜗牛蜗牛快出来,有人偷你的金棺材!”有时真的能把蜗牛喊出来,回想起来很神奇。
蛞蝓看起来就是无壳的蜗牛,一般被叫做“鼻涕虫”,在雨后的地上、家里买回来的菜叶上都可能找到。去广州时在公园里见过一种“巨盾蛞蝓”,像蜗牛一样背着壳,却有一半是“肉包壳”的。一次家里的白菜上带了一只很大的蛞蝓,我就把它单独放在一个瓶子里,再放上它爱吃的白菜,把盖子打开一条缝透气。第二天起来,它竟然“越狱”了,伸到原体型的两倍长,直直地趴在地板上。原来是因为它体型柔软,再窄的缝也可以穿过,的确是不能小看。
瓢虫
小时候瓢虫十分常见,甚至有次路边的绿篱上落满了各种瓢虫,抓了半瓶都抓不完。瓢虫被抓住时,为了自卫会分泌出一种橘黄色的液体,有刺激的气味,是瓢虫独特的标记。瓢虫常见有黄色的七星、多星(至少十星以上)瓢虫和黑红色的两星瓢虫,七星的是吃蚜虫的,十星以上似乎是吃植物的,两星的我也没弄清它吃什么。饲养吃植物的瓢虫比较容易,因为食物更好找,我曾喂过小瓜的梗子和瓜肉,都可以吃。瓢虫养一阵就可以拿去放飞了。把它们放在手掌上,它们会一直爬到手指尖端,展翅而飞,像放飞了一架架橘色的小飞机。
蚕
小学时期有一阵流行养蚕,蚕宝宝来自学校门口的小贩,我也买了几条养起来。蚕宝宝白白胖胖的,摸起来手感很好,喂食了一起买回来的桑叶后,它们立刻抱着叶子啃得悉悉索索。买来的“粮食”喂完了,就只好到处寻找桑叶喂它们。终于把它们养大,它们吐出了白色的丝,结成了几个白生生的茧。我们把茧收着,到了来年,破出了几只又胖又笨重的蛾子。它们不会飞,很快地交配、产了一盒的黄色卵,接着就死去了。
这些卵后来又孵化出许多又小又黑的蚕,这时已经很难找桑叶了,我们就用莴笋叶代替,它们竟然也吃了。后来不知原因死了一批,剩下的蚕照样也结了茧,茧的颜色却是淡黄色的,比之前吃桑叶的蚕结的白茧质量差很多。通过这次实验,知道了蚕并不是只吃桑叶的,但吃别的叶子所吐的丝确实不如吃桑叶的质量好。桑叶作为蚕的健康食品当之无愧。
菜青虫
一次,在买回来的青菜上发现了一只绿色的菜青虫,想看它化蛹的过程,就用小瓶养了起来。菜青虫吃菜叶的样子和蚕一样,一层层啃下去,看起来让人也很有食欲。这只菜青虫长到挺大,有一天突然不动了,身体也变黑了。我以为它死了,就把瓶子丢掉了。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是它正在准备化蛹。可惜未能一直留它到破茧成蝶的时刻。
对过去饲养过的宠物记录就到此为止。作为对各种动物饲养方法和习性的笔记,也包含有饲养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遗憾。为防忘记,以此记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