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别被自己努力的姿态骗了

作者: 范恬宇 | 来源:发表于2016-09-03 03:12 被阅读286次
读无字之书

一直想做一个持续学习的行动者,我以为只要读越来越多的书,看各种大咖分享的干货,然后大脑里就能条件反射地自动生成智慧的神经回路。类似于禅宗里的顿悟,创作时的灵光一闪。当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大脑会自动解构信息储备,默默搭建自己的思考系统。然而,我发现,我读的书越多,自己对知识的焦虑感和不可控感就越强。我的脑袋好像堆满了浆糊,信息碎片层出不穷,但知识的地基犹如散沙,根本无法建立自己的大厦。而且,我成了典型的学习焦虑者,我所捕捉的知识是一幅离散的数据图,抽离了这本书所在的坐标系(时间和条件),找不到用武之地。可怕的是,我为此焦虑。信息过载而我又没有合理的工具和系统加以筛选采择,我渴望更多,得到的却越来越少。

到底该如何学习?

怎样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

我如此迫切的想解决这个问题。

昨天古典老师在《碎片化时代的精进之道》的直播中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解答,虽然曾经也有过这类知识的接触,但都如过耳之风,当时看的爽极,过后说忘就忘。今天想做一个略加工改写。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分为六部分,定位、情景、搜索、思考、交流、输出。

定位

首先在产生学习的想法时,确定你想要学习的部分。关于如何选择学习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虑:

1、紧急而重要的迫在眉睫的,不得不学的知识。比如谋生所需的专业知识。
2、重要但不紧急的,未来会有巨大收益的知识。业余时间学习一种外语或是自学一项职场新技能,虽然短期内毫无用处,但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可能存在很大的附加价值。
3、基于自己天分的领域。天分不可偏废。

持续性的乱读书没有意义!要转化为目标性知识的学习者。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题阅读的原因。尽快的建立对某一知识的系统,提高我们融会贯通其他知识的效率和水平。对于焦虑性学习者,要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个痛点问题。

情境

第二步情境是针对时间碎片化的当下提出的,零散的碎片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只适合接受碎片的知识,要想建立完整的思想架构就必须保证有稳定固定的时间去输入和思考。也就是说,每天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在这段时间不受任何打扰,只有自己和学习。

搜索

接下来我们要打开一本书来看了吗?等等,在了解一个领域之前,想一想从哪里可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正确的顺序是人、事、网、书。

1、直接找到在该领域比较有发言权的人,通过经验访谈或是网络分享,链接到最权威的资源比随意拿起一本专业书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2、上网找做过这件事的人,请人推荐书单。比如写作,在简书搜索写作,会找到许多大牛分享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推荐,通过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避开曾经有人走过的弯路。
3、最后是读书,书籍是最系统的知识资源,尽量找第一手信息,即第一个定义概念传播的未经其他作者翻译理解的作品。

当我们终于可以翻开一本书了,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读书笔记、要点摘要以及思维导图,争取对全书的核心和脉络先了然于胸。然后看下序或跋,一边读书,一边记录精彩观点和感悟。

思考

思考是为了建立知识系统,那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知识系统?我个人认为是获得智慧。思考的深度有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是原始素材,也就是第一手资料,信息是经过大脑加工提炼架工程的能解释问题的。知识则更进一步,它通过指导行动解决实际问题。智慧是金字塔尖,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和建构从而有预测能力。我们平时会从网络上获得很多信息,但都不是知识。过多的停留在感官的识记而非行动的升级,所以有了那句流行的感慨: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道理,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这其中,缺了技能养成这一环。这个时代不缺少知识,每个人的大脑都信息过载,但是要将信息升级,构建知识金字塔,不是容易的事。学习是逆人性的,它并不好玩。

交流

交流是基于有高质量回应者的两人以上的群体,无论是论坛还是社群,交流的目的都是及时获得有效反馈。现代比历史上任何的时候的交流和链接的成本都低,所以,利用网络这个开放多元的平台,聪明的人会进步神速。

输出

最后是重中之重的输出。古典老师的观点以输出倒逼输入,我觉得非常好。输出的目的是整合输入的资源,如果没有输出的渠道,输入的信息就是一盘散沙,无从累积。以大家非常热衷的写作为例,可以从三个阶段开始。

积件式写作:积累原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甚至通过简单的复制、剪切和粘贴将知识强行塞进脑袋。也许质量参差不齐,但梳理的思维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个性化改写:个性化就是加入学习者原有的思考和知识结构,在积件写作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有个性特色的但不够成熟的文字,类似于略加工改写。
创造性写作:是个性化写作的升级,学习者不仅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且会在独立思考下对书中的观点和信息做出理性的判断。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要想在碎片化的快节奏时代持续精进的最核心方式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目标持续向上爬。你是否真的会学习?不如试试看!

相关文章

  • 反思|别被自己努力的姿态骗了

    一直想做一个持续学习的行动者,我以为只要读越来越多的书,看各种大咖分享的干货,然后大脑里就能条件反射地自动生成智慧...

  • 别被自己的努力骗了

    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穿衣服下楼去超市买菜,7点买菜回家煮一天的饭给老婆吃(老婆自己一个人带宝宝,有时间没时间煮),8...

  • 别被假装的努力,骗了!

    有这么一个学生,在经历了漫长的暑假后,不知是玩腻了,还是浪子回头。开始要和之前浪费生命般的生活划清界限,立志好好学...

  • 别被偏见骗了自己

    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抱有偏见 可怕的是那些不知道此为偏见的人 还可怕的是那些只愿意活在自己偏见中的人 这样的偏见是无...

  • 别被“努力的样子”欺骗了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看似每天都在努力,但总是看不到他们有什么收获或者成就。 我工作时的一个同事,...

  • 魔法演讲——别被自己骗了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是给小孩子看。我觉得他更适合给大人看。因为大人对钱这个字更敏感,而里面有一只小狗它就叫钱钱...

  • 每日摘录:《我愿乘风破浪,只为人间烟火》

    反思自己,已经成为新手妈妈的我,常警醒自己别被产后激素冲昏头脑,多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 见缝插针式地更新专业知识...

  • 别被老师骗了

    在充斥着各种形式压力的情况下,学生的重心大多在学习方面。但是这种表象下的学习是真的非常值得吗? 前面几篇文章虽然热...

  • 别被我骗了

    所以终究来说 还是因为害怕伤害,胆小鬼而已,看了太多的悲剧,自己也害怕成为众多悲剧中的一员,胆小便不敢得到 不敢接...

  • 别被骗了

    最近发现闲鱼真是个宝藏网站,虽然是二手交易平台,但是上面很多那种低价卖便宜东西的,类似批发,但是有很多也是幌子,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别被自己努力的姿态骗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yk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