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045天】
今天写的是泛泛
不在同一个主题中
但也有共同之处
仅作思考记录
今天读书《弥漫空间》,序言写到:
在全球化到来之前,建筑师个人的情感价值,历史观以及想表达的东西,是建筑界非常看重的,并被看成建筑学的核心。
建筑是文化的记载,这个时代存在什么样的人,存在什么样的思想,会被记录在建筑里,如果不能诚实地记录,这个时代就会缺失,以建筑形式表现出的思想就会消失,在其他领域,电影,音乐,文学可以记录时代,建筑同样重要。
在这个时代,强调“我”的人是非常可贵,且具有强大的历史使命的……她首先要更加真实且有力量地表现出自己强大的内心,而她强大的内心坚守,不一定要特别渴望和别人交流,她有她的精神世界,且让她的建筑忠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外界的声音会形成洪流,成为权威,可以居高临下去批判一些个人的声音,这些声音会让人迷惑,质疑自己,不被理解——此时,需要的就不是与外界的交流,而是先专注于自己,忠实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即使可能无人理解。
这需要一些时间,去发掘自己内心的真实,且找到自己的语言,并以此去表达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时候,就有了即使不用语言也可以说服别人的东西。
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不是基于某种权威的声音,而是基于自己内心,从内心去滋养,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且不一定走得出来的路——因为基于权威的路,是一条已经点明的路,只要遵循向前,势必不出错,但是代价可能是会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
无疑,我受到这段话的鼓励——仿佛带着某种英雄主义般的悲壮——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夸张,无非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且要坚定内心,专注于此,也能耐住寂寞,在困惑和质疑中,依然能够坚持。
无独有偶,今天也读到武志红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多做“没用”的事,才能让你活得像一个人》,这一类声音,鼓励人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着的声音,去忽略那些外在的标准:声望,金钱,权力,等等,重新回归自己内心去做抉择的声音,就像一股清流。
当我们盲目地跟随着洪流向前冲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尤其是拥有了很多想舍都没办法舍弃时,更加不可能放下。
然而,这样跟随着前行的方向真的是正确的吗?
“人的生命越来越长,可是生命的意义却越来越模糊。”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