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 | 如何看一幅中国画的成败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 | 如何看一幅中国画的成败

作者: 时代水墨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9:04 被阅读0次

/李晓松先生作品

我们评论人时常用到“气度不凡”、“气冲霄汉”、“气吞山河”等成语,鉴赏书画时也讲究“气”。中国画没有“气”就没有生命力,犹如一张死画。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气韵生动”就是中国画的“气”。一幅中国画的成败除了构思立意、章法布局、形象造型及作者的艺术修养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气”。

/李晓松先生作品

“气韵生动”源于画家的气质

画家的“气质”是由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品格、知识范围、文学艺术修养、对生活的观察与认识的程度等条件来决定的。从我国古代就有以人品评作品之说,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有忠贞爱国、刚直豁达的气质,他的书法如其人,具有刚劲、浑厚、大气磅礴的特点。北宋画家范宽,本名范中立,因待人宽厚,心胸坦荡,人称“范宽”,他的山水画亦如其人,具有雄浑厚重,气势磅礴的特点。

/李晓松先生作品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灵魂

中国画的“气”主要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上。笔墨运用也是一种气功,用笔要有气力,凝重沉着而不板滞,灵活急速而不浮华;用墨要灵、活、清、明、厚。笔墨的气势要连贯,一气呵成。如张其翼画荷花,运用全身气力,肩、臂、肘、腕皆动,手握毛笔,是在纸上旋转飞舞,一气呵成泼写出荷叶,再画工笔的鸟,工写相间,气势亦能统一。

除了笔墨,色彩的运用对气韵也有直接影响。工笔设色要艳而不俗,多而不乱,协调自然;写意画用色以少而妙为原则,墨色为主,颜色为辅,主次分明,不可倒置。此外,还要求画家善于“迁想妙得”,善于融会贯通。

/李晓松先生作品

“气韵生动”具有时代特点

不同时代对中国画的“气韵”也赋予不同的含义,画家的思想也要不断吸取新的力量。凡是在出新中注意传统气功运用的作品通常比较耐看,不注意“气”的画,有些表面看也似乎很新,但总会使人感觉力量不够,内涵不足。如明清有些山水画家的画总使人感觉枯燥无味,缺乏生气,就是因为这些画家临古成风,陈陈相因,脱离了生活,走向公式化概念化,虽有一定的笔墨功夫,但不能气韵生动,故不能成就佳作。

画有气韵品味佳,气韵生动之作方为上乘之作。中国画独有的创作方式赋予了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的独特气韵。而画家各具特色的创作体验又赋予了这份气韵以个人色彩,使得中国画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佳作迭出,各领风骚。

/李晓松先生作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 / 图片来源于知名画家李晓松先生作品

艺术简介:

李晓松,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晓松艺术工作室 | 如何看一幅中国画的成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a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