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人也是会近视的,但是中国古代一直鲜少有关于眼镜的记载,直至明朝,才出现了所谓的“眼镜”。由此,让我们对于古代眼镜一探究竟。
虽说古人也会近视,但是在古代来说,近视的人一定不像如今这样普遍。对于古人来说,能够习书写字的终究属于少数,头悬梁锥刺股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在用眼上,对眼睛的负担小了,近视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况且,古代不像如今这样高楼林立,更多的是交陌连阡,四处旷野,策马奔腾,或者只是在驴背上晃悠着走过田埂,极目远眺,这都是对眼睛极大的保护,想要近视也难啊。
数量少不代表着没有,一旦近视,也只有眼镜能够起到作用。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十五世纪中期才传进中国。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
在公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家戴著眼镜看小字的景象。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斐,也因此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
眼镜传入中国后,成为文人墨客作诗赋词的对象之一。《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 -1718)在其40余岁时曾作五言诗《试眼镜》, 其中几行写道: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
由此可见,从西方传入东方的眼镜,即使是在当年科技不尚发达的年代,也确实有不错的作用。
既然眼镜传入中国的时间那么迟,在此之前,因为近视而有阅读障碍的古人们该怎么办呢?他们当然也自有妙招,也就是如今我们熟知的放大镜。目前国内最早的镜片发现于公元1世纪,在东汉王室刘荆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可放大物体5倍,当然,又是黄金、又是水晶,而且只有这样的大小说明其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实用器,但至少说明在汉代我们已经能够制作放大镜了。此后都是偶见有放大镜出土。
对于近视,除了依借外力,聪明的中国人还有其他方法医疗近视。《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各种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不少方剂用于治疗眼疾。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调制而成的地黄丸;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枸杞、菊花组成的菊晴丸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