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近视了,或是远视了,就需要戴眼镜。对于现在的我们,实在是太平常的事情了,可是在还没有眼镜的古代,该怎么办呢?
眼睛它想近视就近视,可不会因为没有眼镜就不近视了。
虽说中国古代,有条件天天看书的人不是很多,但文化人还是有的。特别是那些有志通过科举来升官发财的人,也是挑灯夜读的。
那时候只有油灯蜡烛的,灯光昏暗不说,还会随风晃来晃去的。所以读书人中的近视眼,从比例上说,不会比现在少。
从记载中我们就可知道,古时的黄庭坚、欧阳修、白居易、纪晓岚等大文豪都是近视眼。
那该怎么办呢?
古人也是很聪明的,由此想了很多的方法来应对。
我国在东汉墓中就出土了一个类似现在放大镜的东西。这个放大镜用水晶制作而成,镶嵌在精美的黄金圈中,非常的精致。而且能放大4倍多呢。
这样的放大镜,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国外,都发现了不少。
这说明,古代人早就知道了凸透镜能放大物体这个现象。这大概也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类似物体有关,比如水珠,冰块等的。
但这些放大镜,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它的材料。
那时可用以制作镜片的材料,有紫晶,水晶、黄玉,石英等等。
这些材料,可都是宝石啊!而且 ,还不能太小,那么就是一大片宝石。
再加上以当时的工艺,制作难度非常的高,所以古时候的一个放大镜,就是一件宝物,绝对是奢侈品。
能用上放大镜的可不是一般人,非富即贵。有许多都是些皇家用品。
不过,这个眼睛不好使,可真不好受啊。所以,在这种需求的强烈推动下,眼镜还是慢慢地以自己的历程在发展着。
一片镜片看着不舒服,就想法把两片连在一起,这样还可以架在鼻梁上;鼻子太重了,那就把眼镜绑在脑袋上,挂在耳朵上……
一步步,一点点就越来越好了。
到了明末清初,出了一个天才,叫孙云球。
他不仅精于器械制造,擅长设计,还掌握了一定的光学知识。
经过许多次的研究、试验,孙云球掌握了“磨片对光”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就可依据需要,磨制出各种度数的水晶凹凸镜片。
聪明的孙云球事先磨制好24种度数的老花镜、近视镜,然后让前来买眼镜的顾客试戴。哪一个度数最适合,就给他按这个度数配制镜片。
哇!这不就是和我们现在的配眼镜时验光一样一样的嘛。真是太厉害了。
由于孙云球的影响,苏州成了全国有名的眼镜制造、贩卖基地。眼镜的造价也是一再降低,到了清顺治年间,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眼镜了。
看了这些,大家是不是觉得:哇,古人好聪明啊。原来眼镜这么早就有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