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就是坚信要达到的目标,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具有支撑作用;行动就是分析实际情况,拿出具体措施然后去做,去实践。如果我们光有信念,行动上却没有所表示,那所谓的信念就是空中阁楼是死的,我们要从自己的行为中不断的认识自己。如果光想不做,一切就等于零。有信念却没行动就相当于空想,是不能长久的,有行动没信念,行动是坚持不下去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项:在音乐学院学生代表指挥全体唱国际歌
第二项:由学生代表带领下全体宣誓
第三项;由校领导开始以“信念与行动”为主题的宣讲
他对所有参与人员的要求是: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得
期望一:我们为什么要入党?
期望二:我们要怎样入党?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思想教育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通过学生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持来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本质不在于使受培养者了解入党需要哪些知识,而在于使他们认识坚持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性,党员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如何更快地接近这个理想。
提高认识,明确入党意识。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培养的本质就是要求超越,它不仅要促使学生超越自己,也要促使社会超越现在,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所以,培养的超越性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任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如果离开了这一本质,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孔子是以圣人人格来引导学生,共产主义者则用雷锋精神来教育学生。也许理想的提出,到它的普遍实现的现实条件的成熟,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的发张历程,其间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但这种理想与现实、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比与矛盾给人指明了培养的方向与动力。
我们不能因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条件之间距离十分遥远,就否定共产主义教育具有理想性的本质属性,就忘记培养的理想。只有有理想、有抱负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才能培养出信念坚定的学生,学生只有在有着理想追求的培养中,才能看到一种不畏现实、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向着美好社会不懈努力的理想形象。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灌注着和体现着的这种令人激动的理想性质,保持着对现实批判和超越的独特个性,就是它理想色彩的内在价值。今天,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攻坚时期”,改革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使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失调。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强调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激情,更能深入受教育者的灵魂,更能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冲动,满足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更有助于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保留一片净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