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爱妻告知我的两个表妹来南京了,心里顿觉惊喜。下班后匆匆赶回家,一家人吃了顿小小的团圆饭。毕竟上次和妹妹们相见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饭间便询问了一下两位姑娘第二天的行程计划。回答说打算在南京转转,但还没想好去哪里,问我有什么推荐的没有。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去中山陵看看。其实说出中山陵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景区在南京耳熟能详,但凡来南京的人总要去中山陵看看,毕竟是孙先生的陵墓。至于有多少参观的成分,有多少瞻仰的成分,亦或是有多少按部就班的成分没多少人关心。
次日一早一家人吃过早餐后便一家人驱车前往中山陵了。刚出门时觉得天气尚好,天空中有不少云彩遮住了阳光,所以并不觉得热。要知道,在头几天南京市已经发出多次高温预警了。没费多大周章(原来我以为会堵车)便来到了中山陵景区了。停车场距离中山陵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虽然景区有观光车,但我觉得还是走走动动的好,于是大家开始徒步前往中山陵了。
在通往中山陵先,会经过一段绿茵道。绿茵道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给行人徒步用的,一部分是观光车专用道。我们沿着徒步道向上攀爬,道的两边展示着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中山陵景区的各种美轮美奂的照片,其中当然有最著名的美龄宫项链。但是不知为何这次我的注意力被中山陵本身的照片所吸引着。有冬天的中山陵,有秋天的中山陵,有晨曦中的中山陵也有正午时分的中山陵。不同时刻的中山陵仿佛有着不同的特质,让我觉得肃然起敬。突然有一张照片把我吸引得更深入了。这张照片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中山陵还是那个中山陵,但是里面的人物是各个虚化的匆匆行人,看不清面貌,却能无形中感受到时间在拉扯,让人觉得有些恍惚。
没过多久,和妹妹们聊着聊着,便已经到了中山陵脚下。测过体温,在往上做了预约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后便进入了中山陵。中山陵本体在一座小山上,所以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博爱”的牌楼。牌楼下已经开始有各色男女在竞相拍照了。我们也不例外,简单留影后继续向上走。中山陵的碑亭当然不能错过了: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过了碑亭便豁然开朗了。直上云霄似的台阶一直到山顶。据说中山陵的台阶共有392阶,象征着当时的全国3亿9千200万人。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我一直想亲自数数台阶,但始终没有成功过。
经过一番努力后,我们终于到了山顶的主体:祭堂。“民族、民生、民权”赫然的刻在祭堂大门上。门里面有一座孙先生的像。像后面便是刻着“浩然正气”的门。这个门后面永远得躺着一位伟人。我们是顺着人流有序的进入祭堂后绕孙先生石像一圈后边出来了。站在祭堂门口,向前望去,正是我们来时的台阶。下面的风景一览无余,心情忽的就舒畅了。但随即又变得抑郁了。
想想孙先生当时面临的困难何止攀登392阶台阶的辛苦。这392个台阶的子民中一部分人现如今却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那挂在门上的三民主义已经被一些人扔掉了,糟蹋掉了。他若知,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是否会因自己的努力被人践踏而感到愤懑?
有幸,我们还在坚守。作为中国人我知道,不管党派如何,伟人就是伟人。这就是中山陵对现在的我的意义。大家也许信仰不同,方式不同,但为了中国,就都是同志,这才是孙先生的希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