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作者: 阿匠 | 来源:发表于2016-12-12 00:40 被阅读0次

观一出华美的败世舞剧

——谈电影《雾都孤儿》的色调运用与角色塑造

初次了解雾都孤儿是在我的高中,是那个奋力追赶,若有所求的时期。那时住校,下了晚自习再写完作业不论多晚,都要在宿舍里床头支起一个小桌板读一会儿书,而《雾都孤儿》则是在那段时间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本书。当然,等到再后来一些,条件允许了,打发无聊光景时无意看到狄更斯的这本书被拍成电影那自然是要尝味一二的。

影片采用几乎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利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小说内容,若单单只是将表演的夸张化,却不对电影中所设定的大背景做相应调整从而使之与表演特色相协调,那么我想电影无疑是略有些失败的,但是,导演却巧妙地对电影里的场景镜头进行了色调上的夸张化处理,很好地做到了手法上的统一,让电影更具整体性,同时也给观者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也更准确地描绘出时代的特色。故事背景为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作为近乎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时期,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的生活,但是这繁华底下却同时掩藏着另一番景象,电影描绘的就是发生在穿梭于这两极世界的孤儿小奥利弗身上的故事。

电影的开局先是将人们视线置于一片极度灰暗的冷色调中,然后再逐渐将人们再拉进带有些许色彩的画面中,但即便如此还是带给人以灰暗的感受,这也是电影总的色彩基调。但导演也并不是没有用到明亮鲜艳的画面,只是相对来说没有灰色的那么多,我想导演这么做的意图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奥利弗身处济贫院时,学徒棺材铺时,被欺拐至贼窟时,大量地运用灰冷色,结合以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给观众以及极强的代入感,仿佛就置身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雾都伦敦,自己就处在那个社会的底层,过着三餐不济,食不果腹,却仍旧日夜辛劳的悲惨生活。导演将小奥利弗的处境与电影的色调相联系起来,并且由于小奥利弗在全片中所经历的苦难相较于幸福而言要更多,所才以奠定了冷色在全片中的主色调地位。相反,当小奥利弗逃离棺材铺踏上前往雾都的路上时,途中遇到好心留宿他一夜的老妇人时,以及遇到布朗罗先生时,运用的比较多的是暖色。由此可见,这一色调的运用目的是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更直观地感受小奥利弗所处的顺逆境的变化。

再说到电影的人物塑造,电影中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例如小奥利弗身上就有勇敢,不畏强暴,善良正直等特质。导演利用奥利弗逃离棺材铺,独自一人流逃往伦敦这个情节,写出了小奥利弗勇敢坚韧,在经受难以忍受的屈辱后对现状的不安。其实依我之见,小奥利弗其实能够容忍棺材铺所供给的不暖衣衫,简陋三餐,繁重工作,他所不能忍受的应该是诺亚的敌意。诺亚公然地对身为孤儿的小奥利弗的父母进行羞辱,但我相信小奥利弗自小应该是没有少受过这一类的羞辱,早该司空见惯,真正让坚忍的他无法忍受的应是诺亚的敌意。聪明的小奥利弗敏锐地感知到了,诺亚对他的敌意,奥利弗知道,只要他一日不离开,诺亚就一天不会放过他,他也就难得安生。最后小奥利弗选择不畏强暴,奋起还击,选择在破晓时分离开棺材铺,逃离了他生长的小镇,向着温暖阳光,往伦敦去寻找他的未来。即便徒步不间断地行走七天,即便踩破了脚下的鞋,即便双脚鲜血淋漓百孔千疮,也始终没有停下。

还看原著,狄更斯还利用了侧面的描写对人物进行刻画,作者利用巧妙的对比使人物的形象更深入人心。这一点导演也十分敏锐地捕捉到并还原进了电影情节中。角色按所处的社会阶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官,警察,书店老板,教区执事等所谓的上层社会人士之流,一类则是扒手,独居老妪等下层社会的贫苦百姓。作者并没有将这两类人的精神品质按照社会地位区分,在上流社会的人群中,也有脑满肠肥尖嘴猴腮的教区执事,也有草菅人命糊涂判案的法官,在下层社会也不乏身死不惜捍卫正义的女盗贼南希,奉献食粮的孤身老妪。这样不仅仅在上层社会中,下层社会中的人物品格分别存在对比,在上下层社会中也形成了一种对比。这样的对比手法使人物身上的种种品质更加突出,丰富了故事的构架,也形成了一种更强力的讽刺,形成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有力鞭挞。

全片让我印象较为是深刻的不仅仅是小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还有两位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一是老贼首费金,还有一位就是女盗贼南希了,先说老贼首费金,影片中对他的描绘是一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行动迟缓的老头,原著中作者对他的描绘则是不带感情的,应该是属于杀之后快的绝对的反派才对,但是导演却在影片中对角色稍微地进行了调整,使观众,至少我眼中看到一个为了养老而养小扒手的可怜老人,他做许多事都要看年轻扒手们的脸色,生怕一个不慎丢失养老的资本,他所犯下的罪孽,都是为了活下去,是啊,多么可笑的缘由,多么悲惨的原因呢。看到最后,老费金将要被推上绞首架前,心灵纯净的小奥利弗仍愿意前去探望他的最后一面,在见到小奥利弗时老费金的嘶声哭喊听得观众的心都要碎了,一个为了活命而造下业障的老人临终也是把自己的所有家当交付给了一个被自己欺骗过的孩子,我想老费金心里也是存在正义的,他想补偿,但命,却不长了。

再说到女盗贼南希,她也是被老费金带出来的扒手,嫁给了窃贼比尔。这个人物身上有着其他窃贼所不具有的正义感,影片中她和老费金争吵的一个情节说明了这一点,她始终对老费金将她骗进盗贼这一行业耿耿于怀,南希对正邪有着无法磨灭的正确认知,应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但迫于生活压力她自然也行过窃。我想在她嫁给了盗贼比尔之后应该就没有再出手行窃了,她自身也说过早已金盆洗手,从这一点上来讲,也体现出了她的正义。但是南希的丈夫却是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人,一言不合就对南希动手,甚至于最后南希之死也是出自他手。或许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比尔对她这么残暴,为什么南希不离开比尔,南希也是成年人了,南希不也可以自食其力自己生活吗?”我想这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另一个关键点,在那样一个大量机器取代人力的时代,上层人士靠家世背景靠一技之长获取饭碗,那贫穷且身无所长的人群该如何讨生活呢?无疑南希就是属于后者,她唯一的生存技能就只有扒窃,而她又出于良心的支配不屑于盗窃,那么她就只能寄人篱下,忍受比尔的家暴方得以生存。这就是电影所表达出的另一个悲哀的社会状况。电影主要就是通过了对小奥利弗,老费金和南希这三个角色的刻画表达对下层人民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不知是电影篇幅的限制还是出于其他因素影响,电影很重要的一条主线被更改了,那就是小奥利弗本出身金贵,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蒙克斯设下重重障碍,施以阴谋诡计才经历了那么多的灾苦折磨,但我个人认为这一删减并未对影片有大影响,反而使故事的情节更加紧凑,更精简。

总而言之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此作当真不负狄更斯的心血原著。

相关文章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阅读之后,...

  • 雾都孤儿

    那奔流的马路上,喧嚣与安静,堕落与繁华,恰如其分得展开这座城市的音容笑貌…… 这本《雾都孤儿》,我是不知道...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奥利弗是狄更斯创作的一个典型的英国十九世纪孤儿的代表。相对于大多数的悲惨...

  • 《雾都孤儿》

    1、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狄更斯著。狄更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他的作品风格,直接反映了工业化之后英国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窘境。一...

  • 《雾都孤儿》

    真心好看! 这世界善恶并存,但善良终将战胜邪恶

  • 《雾都孤儿》

    1、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 雾都孤儿

    这本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写实小说。既然是写实,这本小说就是反映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的腐败和下层...

  • 雾都孤儿

    要自由,只有打败魔鬼。 奥利弗:不忘初心,懂得感恩! 当费金被抓入牢房,奥利弗说道:求求你,和我祷告一次,最后一次...

  • 雾都孤儿

    善良是骨子里的,我不愿反骨,哪怕身处在浓浓迷雾,看不见任何曙光,我也想再坚持,再坚持一会儿。 “雾都孤儿”应该是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雾都孤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fm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