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父母真的“皆祸害”?你以后会是祸害吗?

父母真的“皆祸害”?你以后会是祸害吗?

作者: 汪瑞和你学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09:28 被阅读0次

    最近国内心理咨询界的几位大咖发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辩论,起因是著名心理咨询师李雪在微博上的一段话:

    “有的父母总是逮个鸡毛蒜皮的事情反复攻击羞辱孩子,闹得好像天大的事儿一样,因为这样逼疯孩子,把内心的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会感受到放松舒爽,跟吸毒成瘾差不多。当孩子被洗脑附体一样开始实施自残自杀行为时,是妈妈到达巅峰快感的时刻,看着孩子掌殴自己、刀割自己,会控制不住嘴角上扬,会心一笑。”(原文已删,转录)

    此文引发了李雪、武志红、徐凯文的辩论。看过《为何家会伤人》《巨婴国》的人都知道,武志红是支持这种论点的,但是有心理咨询师“纪检委”身份的徐凯文,从职业伦理角度反驳了这一观点。

    实际上,专业角度讲,李雪的话没错,的确有那样的父母,但是作为知名心理咨询师,在网络平台公开提出这个观点,无疑会放大网友的情绪。

    早在2008年豆瓣就发起了“父母皆祸害”的小组讨论,这个话题在前几天又被炒热。

    个人认为,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没必要去过度纠缠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一味把自己糟糕的现状归咎父母,归咎原生家庭,那你永远也无法真正摆脱这些困扰。因为在你内心已经认定这些糟糕的负能量远远强大于你所能承受或抗击的底线。

    这种无助感只会加剧创伤一次又一次形成,而你在这样一个循环中痛苦求索很难走出来。

    亲子关系是一个永衡的话题,因为生命之初养育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但我们不要忘了,父母子女,这只是我们扮演的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一种。父母亲也只是一个角色,如同你扮演的任何其他角色如商人、医生、教师等,既然是一种角色,那么就有人擅长有人不擅长。

    这样说来都是祸害

    我们主观上认为人从事了一种职业就必然会做好,可“中国父母”这种职业却是门槛最低,最没有考核标准。既然我们的考试种类如此繁多,或许有关部门是该考虑增加一项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给予颁发“准生证”。

    有人天生知道如何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因为他自己的童年曾经获得无微不至的照顾,有足够的爱与关怀,他习得了这种爱的能力;或者他在成长道路上自我意识足够强大,通过不断疗愈自我创伤去主动获取这种本领。

    有人毋庸置疑扮演了糟糕的父母角色,或许他自己童年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照顾,他对爱的能力和感受匮乏,他有糟糕甚于自己的父母;或许他还没有足够独立、足够有能力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或许他只是还没准备好就进入婚姻做了父母,譬如未婚先孕,譬如闪婚,譬如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等。

    说“父母皆祸害”,说“天下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父母”,说“百善孝为先”,这些都过于片面。

    的确,有的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全心全意奉献;有的父母极度不负责任好像自己才需要照顾;甚至有的父母残忍暴力虐待配偶虐待孩子。这都是现实存在的。

    我们辩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各种观点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案例。因为我们刚刚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出来,而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从来不告诉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因为人与人的性格、阅历、知识水平、智商、社会地位、学习力等等千差万别,那么具体到父母与父母,子女与子女的差别自然也同样巨大。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学引入中国的时间就更短。

    我们的“面子文化”根深蒂固,很多人宁愿自己身体出问题,都不要承认自己心理生病了,甚至一提到心理学,提到心理咨询师,就觉得对方神经病――这往往是他自己不敢正视内心,要么是他根本就不了解这门科学。

    很多成年人自己还在困惑,还在饱受心理疾病的折磨,还在家里掀起风雨树立门派,却以为自己的孩子能安然无恙健康成长。

    这次的辩论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引起大众意义的觉知,如果那些父母准父母多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如果他们知道育儿的关键不在于物质的丰富和学区房的位置,如果他们知道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给到足够的爱和照顾,如果他们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学会分离、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如果他们能够仔细认真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父母,如果他们明白自己的素质才会真正决定孩子起跑线的高低,国人的幸福指数必然会极大提高,这比收入状况、环境优劣、城市排名下的幸福指数意义更为深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真的“皆祸害”?你以后会是祸害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h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