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教室看看。
有的教室不仅干净整洁,桌椅整齐,而且有个性化的班名,有图书角,有班级文化,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心情舒畅,幸福感强,我看了之后,也有一种愉悦之感。
而有的教室,则垃圾遍地,墙面污秽,当然更没有什么文化,给人的感觉是脏而杂乱,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从某一刻起,几十个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将相聚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共同放飞梦想,共同演绎人生,共同成就生命的精彩,共同书写生命的传奇,共同编织生命的故事,共同度过生命中一段最重要、最美好的时光。可以这样讲,对于孩子来说,再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比教室更为重要。
我们追求教育的幸福,应该从构建一间幸福教室开始。
构建一间幸福的教室,首先要给教室命一个幸福的名字。大家知道,每个人出生时都会被取名,父母在取名时,都很慎重,也很考究,总会绞尽脑汁,用尽心思给孩子取一个有寓意,挺吉祥,很温馨,朗朗上口的名字,父母认为这既是自己的一件神圣的、幸福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件大事,都忽视不得,马虎不得。有的父母甚至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便开始蕴酿名字。
对于幸福教室,师生就应该像给小孩取名一样,给教室命一个一目了然、与众不同、意味深长的名字,让这个名字,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内涵和力量。
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孩子一样,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为教室命名,应该各具情趣,千名百态,富有个性,具有浓厚的生命印记和气息,能够持久地成为教室独特的符号和形象,能够表达师生共同的愿景和取向,能够见证师生共同成长的时光和历程,能够传播师生共同的精神密码和心灵温度。
一个好的教室命名,所赋予的师生共同的文化基因,既能够增强孩子的主人公意识,让孩子更加热爱班集体,更加喜欢自己这样的一个学园、乐园和家园,又能够使师生高度默契,关系和谐,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尽管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命名时应该让自己的教室个性张扬,与众不同,但是不要故弄玄虚,去弄一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深奥拗口的名字。朴实便是美,越朴实越有魅力。
雷夫的“第56号教室”,用数字冠名,简单明了,在这间普通的教室里,却生成了一个个生动美妙的故事,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了最伟大的奇迹……
我所知道的,在许多学校里,一些教室命名用了“小毛虫”“小蚂蚁”“小蝌蚪”“小柏杨”“腊梅花”“蒲公英”之类的小动物或者花草的名字,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别有一番味道。
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教室命名,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阳光下灿烂绽放,体现了师生的志趣与向往,让人们有耳目一新、热血沸腾之感。比如,“未来班”:未来已来,面向未来;“致远班”:宁静致远,志存高远;“旗舰班”:乘风破浪,同舟共济,勇往直前;“雪萤班”: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艰苦卓绝,坚韧不拔;“阔海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不一班”:不一班,不一般,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的名字,也可以巧妙点化成教室名。前些年,在浙江杭州市参加新教育年会,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小学有个女教师叫“董学君”,“学君之家”便是师生共同缔造的教室名。由此研发的“君子课程”,立足“竹兰梅菊”,一直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今日孜孜学子,明日谦谦君子”成了她和孩子们的共同朝向。其实很多老师的名字都大有文章可做。
构建幸福教室,教室名,只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第一直观形象,是外在的第一简单印象,是映射师生的一个自我镜像,这只是构建幸福教室的第一步。
一间教室幸福与否,不仅仅是取决于一个名字,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缺少奋进,没有内涵,名字再亮堂,再高大上,或许也只会是一个肤浅的人,一个没有多少作为的人。
有了共同的教室名,师生还应该通过动手布置教室,装饰教室,点缀教室,给教室赋予文化的符号,注入文化的基因,烙上文化的印记,让教室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味道。
教室文化是幸福教室的灵魂之所在,是一个班级的精神、使命、愿景、凝聚力的高度体现。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教室,一个再朴实不过的教室名,有了自己的教室文化,就会弥漫诗意与温馨,荡漾快乐和幸福。
我以为,一间幸福的教室里不仅要有成绩,要有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有文化的教室才能无限长大,才能创造出无数个传奇。如果每间教室剩下的只有分数了,这间教室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走向崇高的。
怎样营建教室文化?一方面可以建开放式书架、书橱,可以设置班级图书角,让图书在班级漂流起来,让书籍与孩子们能够不期而遇,让浓浓的书香时时浸润着孩子们的生命,滋养着孩子们健康蓬勃成长。
另一方面,就是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让孩子们听到生命的滋滋拔节,看到自己生命以外的生命的成长,在四壁呈现孩子们的作品,书画、摄影、剪纸、习作、手工,还有科技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自己、欣赏自己、认可自己,成为美好的自己。
同时还可以张贴一点有着激励作用的格言警句,这当然不是“眼睛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之类的,这些只能误导孩子,把教育引向反面。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评比台、光荣榜、红花栏,使其成为孩子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个见证。
除此之外,班旗、班训、班徽、班歌、班级制度、班级公约、班级承诺,这都是属于班级文化的范畴。这些当然不是一时炮制出来的,也不是仅仅为了教室文化而杜撰出来的,而是师生在这间教室共同生活的岁月中,逐渐积淀起来的,是师生在日常的学习与耳濡目染的点滴中,不断生成出来的。
除了用文化扮靓教室,还应该通过班级的课堂、班级的阅读、班级的课程、班级的活动、班级的节日、班级的庆典、班级的共同生活来充盈教室,让每个孩子成为教室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心灵得以呵护,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迸发,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做到有枝可依。
一个个小小的教室,一个个大大的梦想。有一天,每一个教室,都能够成为“流淌奶和蜜的地方”,幸福教育也就不请自来,横空耀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