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读王安石的诗,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真美,那么牵肠过肚,回不去的过去,又是那么魂牵梦萦百转千回的折磨自己。再读时,发现,原来这首诗的美妙不仅仅是“绿”和“还”,尽然还有“钟山只隔数重山”。一个“只隔”,隔开的好像是连绵不断的数重山峦,又好似隔的是阴阳两地天地廓清的世界,隔开的是回不去的岁月时光,是回不去的人事纷飞,是无法安葬的灵魂,是内心永远在明月夜,在清风岗都无法自愈的伤痛。
有些人,有些事,看似很近很近,却隔了千山万水,回不去。
教过的学生,他们长大了,不论我过去做的好与坏,回不去了。我不能把他们抓回来再教一遍了,学好的,学坏的,我们的师生缘分都走到头了。他们的感恩也好,记恨也罢,可能更多的是遗忘,都远去了。
去年我爱过的花草,今天不会再开放了。哪怕是那个枝头又盛开了几朵极其艳丽的月季花,也不再是去年那朵娇羞的模样。学校楼下的杏子树,去年熟的时候美女同事说带我去采摘,好像忙得没顾上约,今年杏子又快熟,一个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也许有的人明年还会回来和我共事,可是很多的,离开了,就像午后的树荫,黄昏时就已经不在原地了。远去的追不回来,追回来的也不过是片刻的温存,离开了就是离开。看似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其实隔开的是千山万壑,隔开的是万水千山。
真的隔开了,已经是“钟山数重山”了。还有我的岁月,我的曾经。
不再背负了,就在今天,欢喜着当下,平静于当下。“一切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允许一切的发生,也允许一切的存在,就像允许一切的逝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