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春分。清晨散步,杏花春雨沱水岸。花半开半谢,春水盈盈。
昨天上午课后,回家路上,往车窗外一瞥时,遥见上周还一树繁花的垂丝海棠,几乎已经全部萎谢,落花满地,那棵树在春寒料峭里那么无助而憔悴,不复春风暖阳中摇曳的妙曼身姿,如果我不曾亲眼见过那翩若惊鸿的美,也许就不会有如此深刻地疼惜。


这种心情跟我在东坡诗里看到那句“海棠真一梦”时,曾感受到的震动和怅惘如出一辙。还有上周那些美丽的紫玉兰,轰然间都已化作春泥,默默无言。

美好有时带给人的往往不仅是快乐,还有叹惋和隐隐的哀愁。那些朱色明艳和紫色芬芳,桃红柳绿和轻粉雪白,它们以短暂的美丽带给人美好的感受,又以落花的姿态带给人造化无常之思,花有荣枯,月有圆缺。我们观照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观照自己?顾影自怜,睹物自伤。
几日前我嫂子的妈过来玩,见到我妈,都已经古稀之年的两亲家几年不见,寒喧中相互都感叹:亲家母,老了没意思啊……我看着她们两个,无言以对,心里在想,等我老到她们现在这样,也许会老得有所不同,但是终归是老。
《佛说无常经》讲到,“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
老-病-死,世间万物的宿命!不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不称意!可是有谁能够逃脱?
浙江省天台山方广寺有一禅语对联很有意思,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一草一木皆是菩提。山寺景色里也蕴含深刻禅意,心空、法空、佛空,万念皆空。
“数点梅花天地心”。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向人昭示着生命的华美和凋落,只有经历过伤痛之后,你才会更加珍惜刹那的美丽,更加懂得生命的美好,不单单是枝头绽放的喜悦,还包括春雨落花的伤痛。
也常常试着用那个本我去观照世俗中的我,这种观照里有欢喜或感激,责备与原谅,最后回到二我的统一,在不断地观照中加深着自觉与提醒。就象在噩梦中挣扎着醒来的我安慰着梦中的我:假的,都是假的……世间万物都是假的,所有的贪嗔痴爱,不过是内心的执着。
年岁愈长,长风万里走过,回过头来面对曾经痛不欲生的自己,真是有一种梦幻般的重生感觉。
如果了悟这世事无常,五蕴皆空,也许我们更能够看透生命的本质,在生命原本冷冷的底色上渐渐浸润出淡淡的柔和温暖,抑或绚丽缤纷。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