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迎来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暑,热也。
消暑,仍然是每个人的盛夏课题。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古代没有空调WiFi,那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的呢?
其实,古人自有生存之道,消暑技能花样繁多!
#1
衣 衫 薄.
别被古装剧骗了,古人的夏装可比我们想象的要轻薄,凉爽得多!
纱、罗、葛等面料透气又吸汗。
据《周礼·天官》记载,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纱、罗等丝织物,周代王后六服之一就是素纱。
纱、罗成本较高,普通平民难以承受,因此,百姓的夏衣以葛布等材质代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5a986104899f4ca2.png)
马王堆汉墓出土 素纱单衣(直裾)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衣长有132厘米,通袖长181.5厘米,重量却仅有49克,折叠后可以装入火柴盒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6d934e801090a08d.png)
明 本色葛纱袍 现藏于孔子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ecd5faad6284c2a4.jpeg)
元 刘贯道 《消夏图》现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庭院中广植芭蕉、一高士解衣,坦胸露乳,赤足卧于,榻上纳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29d4935d52bca7dd.jpeg)
唐 陆曜 《边韶昼眠》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21ba93f12d17c12a.jpeg)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画中侍女身着薄薄一层纱衣,束胸裙,袖口宽大 #2寻凉处. 夏季寻找一个消暑纳凉地方,是首要任务,凉亭、树下、池边......都是古人消夏纳凉的好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119dbac701bb9af7.jpeg)
南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50a8c8f7f8160233.jpeg)
宋 佚名 《采莲消夏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6a34bb3db2a09bff.jpeg)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a3e7bb8c99d552fc.jpeg)
宋 赵大亨 《薇亭小憩图》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0557/a245d9081996e2cf.jpeg)
元 刘贯道《梦蝶图》 ,现藏于美国王己千先生怀云楼
果然,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古人的智慧无论在生活还是文化的各个方面上都从未让我们失望过。看完古人的消暑方式,真是让人忍不住大呼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