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偏见产生的社会现象

偏见产生的社会现象

作者: 彩虹小姚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07:05 被阅读0次
    偏见产生的社会现象 人们习惯做出与偏见一致的归因,这一现象叫作“基本归因偏误”。不同的归因常影响后续行动方向,有人考察了19300场网球比赛,发现在输掉第一局的情况下,男选手更可能扳回第二局和第三局,而女选手更可能连输三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具体场景,当输掉第一局时,男选手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下面更努力即可;女选手则倾向于认为自己水平不佳,从而产生放弃心理。研究还表明,女性倾向于低估自身能力。初中女生把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的好成绩归因于运气,男生则把自己的好成绩归因于能力。并且,在数学上获得好成绩时,女孩的自豪感明显低于男生。这种自我打击的观念与社会普遍持有的态度分不开。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为反偏见而进行抗争,如今社会的偏见(比如对女性的偏见)较之从前已经大大减少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下定结论说偏见已经消失,事实上,它们只是更隐蔽、更难以被人(包括偏见者自己)觉察。心理学家考察了白人对其他白人或黑人提供帮助的行为。发现,只有当黑人学生确实已经尽力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得到和白人学生一样的帮助。假如提供帮助的白人认为求助的学生并没有尽力,相比于白人学生,他们更容易拒绝来自黑人学生的求助。此时,尽管这些人的行为实际上带有偏见,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保持自己不带偏见的形象,因为他们拒绝黑人学生的求助是有理由的:他自己没有尽力。我们曾提到媒体上女性的刻板形象,她们极少是权威、知识分子或者冒险家,而经常是有魅力却头脑简单的“花瓶”。媒体中的女性定型,会引导人们相信女性更适合厨房,毕竟我们频繁见到的女性形象确实如此。她们不适合出现在会议室的主位,不能够担当大任,毕竟我们很少见到这样的描述。电视商业广告中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描述,弱化了女性对自身潜能的感知,并可能抑制她们的成就欲望。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实验者让一些女性收看定型化的商业广告,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将女性描绘成迎合男性性需要的对象或者能干的主妇;部分参与者看到的广告中的女性与传统角色相反。当实验者要求参与者想象她们今后十年的生活时,前一组女性参与者更少关注职业和其他成就,后一组参与者的成就欲望却和男性一样高。不过,对男性参与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欲望水平不受广告的影响,无论广告描述的是传统角色还是非传统角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偏见产生的社会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p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