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厢情愿
你是不是以为我有孩子,有经验?实际上没有。我只是有一点带学生的经验。但是今天斗胆在这里说说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古代,大家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甚至在上个世纪大家也都比较信这一套。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孩子是不是非得要忍受这种“武力镇压”呢?现代的父母越来越发现小孩子从小管得太严,似乎长大了也不一定就很乖很听话很优秀。
于是,新的一种理念出来了:孩子要多夸夸。科学的说法是经常夸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这当然有科学依据。所以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更多的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聪明、你真棒、你是天才等等。
过分的夸,真的好吗
这样好还是不好呢?好的一方面是:孩子拥有了自信。不好的方面是:这样的自信很脆弱。
因为从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都是自恋的,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做的事都是好的。所以大家都喜欢被夸奖,不喜欢被批评。小孩子从小接受了这样多的夸奖,当然就会分泌多巴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会上瘾的,小孩子会一遍又一遍的做出好的表现然后期待得到周围人的夸奖。
可能你会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呢?孩子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去做到完美了吗?
对,孩子是做好了。但是你观察以后就会发现:他做好的事情,都是在他舒适区以内的事情。什么是舒适区?就是他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他每天都做一些轻而易举的事情,然后获得夸奖,享受愉悦。会有进步吗?
美国有心理学家专门做过实验。找一些学生,分成两组做测验题。第一次出的题目相对简单。两组学生都完成得很好。然后心理学家对第一组学生说:“你们真聪明,简直太棒了。”对第二组学生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后,心理学家又一次进行测试。只是这一次的题目明显要难了许多。结果第一组的很多学生做到一半就放弃了。第二组的学生一直坚持努力。结果显而易见,第二组的成绩比第一组好很多(请注意两组学生都是普通的学生,入学成绩差不多。)
不仅如此,在跟周围人谈及自己的测试成绩时,第一组有更多的学生撒谎,把自己的成绩故意说高了一点。而第二组的学生更多是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成绩。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不经意的夸奖中,我们会逐渐让孩子们形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经常被夸聪明的学生,更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也就是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行就是行,不用努力也行。没有天赋,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而经常被别人说自己努力过程的学生,更容易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就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在学习和努力中逐渐提升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把问题看成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如果他们发现自己遇到的困难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就会选择逃避问题。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把它看成是自己提升的机会,因为每解决一个问题,自己的能力就提高了一点。所以当他们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困难时,会觉得很兴奋,因为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了。
当然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一定成绩不好,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也不一定就出类拔萃。只是从实现潜能的角度来看: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的积极乐观。
该怎么办呢?
那打也不好,夸也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夸过程。比如:孩子搭积木完成的很好。你可以这样说:“我想知道你搭积木的时候是怎么想到搭这个形状的,你可以跟我分享吗?”
第二、夸努力。比如:孩子跳舞跳得很好。你可以这样说:“你这次跳得比上次好很多了,上次有两个地方没有跳得很好,这次都改善了,说明你的努力有成效。”
第三、表扬成长。可以时常帮孩子回顾他从刚开始到现在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