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封“北大留学生痛斥父母毁了他的生活”的万言书。
主人公王猛,学习成绩优异,却过得万分不幸。
他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也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原因竟然是为了逃离父母的魔掌。
信里王猛说:
从小学开始,他就被父母干涉选择自由的事例。比如明天穿什么衣服上学,穿多少件上学,从小到大他没有一点决定权。
王猛在奥数很有天赋,但母亲不太乐意他去参加奥数班。一次意外,王猛的奥数文件夹被人涂抹撕毁,王母不只没有安慰,反而嘲讽王猛。
后来到了中学择校。
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王猛本来可以上一所优异的中学,但父母非要他选择生源较差的子弟学校。
即便王猛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愉快,时常遭到排挤、谩骂、羞辱,父母也不同意他转学。
之后,王猛考取了北大,父母还用言语警告他,在北大有一个和王猛同级的同学,喜欢向他们告密,让王猛老实些。
就连后来,王猛出国读研,父母也想找一个国外的朋友监视着他。
王猛曾慨叹:“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因为父母的过度控制和对他情感的漠视,王猛变得自卑、敏感,离群索居,不懂社交。
王猛的父亲在看到儿子的报道后,对此做出了回应,他认为他对儿子是有控制的,但并没有儿子说的这么严重。
王猛父母对王猛的控制是否有信件上写的那么严重,我们不得而知。
但过度控制而带来的种种危害,我们肉眼可见。
王猛父母长期的控制让王猛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让王猛在做选择的时候经常怀疑自己。
这是孩子失去自信的表现。
而失去自信,会让孩子无法释放出自己真正的能量。
王猛的父母在对儿子学习上的教育是成功,但在教育人生的这一堂课却是失败的。
他们让儿子到达了学历的高塔上,却没能培养出他在塔上站稳脚跟的独立生存能力。
这样的人,迟早会摔下来。
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就要掌握在丛林里,独自面对野兽的本事,而不能只有在舞台上起舞的能力。
未来有千百条路,你无法为他一一铺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请让孩子学会与野兽同行而非只在温室里灿烂。
教育,不是控制和管理,而是引导和影响。
纪伯伦曾言:“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是照见你真实模样的镜子。”
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会勤奋,就请你不要睡到日上三竿再起床;
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会坚持,就请你不要把“算了吧,太累了”挂在嘴边;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热爱阅读,就请你在闲暇时多拿出书本,给他做好榜样。
教育不是批判也不是管理,而是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
很多时候,因为害怕出错,父母总早早地为子女规划好一切,以求孩子们走得平坦顺利。
但不走一些错路,他又怎么知道哪条是对的路。
孩子的人生,父母一直都是辅助而非主角。
我们都没有权利去替他们做选择。
如果你非要替孩子做选择,做之前先问问自己
如果他们按着你这条路走下去,依然过得不如意,你有足够的能力为他们买单吗?
试错也是一种成长,只要这种错误是你负担得起就好。
希望每个家长都明白,
教育是一场张弛有度的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