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也奠定了其作者亚当.斯密在这一领域鼻祖的宗师地位。
作为首先拥有动物性的人类个体,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国富论》开篇就是对社会分工的叙述,社会分工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应该也是人类独有的生活秘籍。
虽然在《狼图腾》里面,狼群在捕猎的时候也有分工,但是那样的分工,跟人类这种有意识的,自主性分工,显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严格的说,几乎所有群居性动物,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工”,然而跟人类比较起来,都是不值一提的。
社会分工,在我们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以致让我们忘记了这种社会分工是如何出现的?“忘记”这个词,用的很不恰当,其实忘记的,是去探寻社会分工出现原因的想法。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自然出现的。本来大家每天是一起起床,一起外出打猎,一起分享狩猎所得。可是其中的某个人突然就发现了尖锐树枝更容易插进动物身体,更容易对动物造成致命伤害,也就是更容易获取猎物。
进一步,用有弹性的树枝配合坚韧的藤条,把削尖的树枝发射出去,可以杀伤远处的猎物,同时减少了猎物反击的可能,于是弓箭出现了。
一开始,大家还是一起制作弓箭,然后一起外出打猎。可是,后来发现某一个人制作弓箭的手法独特,他(她)制作起来又快又好,于是,就不再让这个人外出打猎,而是让他在家里专心制作弓箭,其他人则不再参与弓箭制作,专心去打猎,于是,社会分工就这样出现了。
然而,我关心的并不是这个分工出现的原因,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那个人,会在制作弓箭这件事上,表现出来了与众不同的本领呢?
人们常说一句话:人生而平等。我想说的是,这句话是错的,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
我说的这个不平等,摒除了一切外部因素(当然,遗传因素不能计算在里面),只考虑他出生以后的智力方面的与众不同。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每个人的智商不一样,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恰是因为这个先天的,人人不同的智力因素,才是造成日后一个人逐渐成长为“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这个不同,是人类不断进化进步的前提,完全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则。他(她)因为智力因素,更能够在制造弓箭方面展现特长,当然,也有的人在追逐猎物方面,比别人拥有傲人的速度与体魄。
不管怎样,社会分工出现的前提,是人的智力水平不同而导致的。于是,那些勇武善战又擅长组织管理的人,成为了部落酋长,而体弱多病的人,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过早的死去。
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种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导致一个人最终在这个社会上形成怎样的社会地位的唯一基础。
人生而平等,就目前所谓的最理想状态,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比如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但是,在温饱线上沉浮,与在上层遨游,这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当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就算面对的条件是均等的,自身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何况,面对的物质的外在的条件,其实也不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