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2021年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日本奥组委的“神操作”层出不穷,比如:在奥运会即将开幕前,告知各国的奥运健儿,奥运村将提供来自福岛的食材,而且只会在奥运会结束后才告诉大家哪些食材是来自福岛的……
奇妙的是,中国人中不同群体对这种神操作的看法,恰恰很鲜明的间接体现出了各自对日本料理的看法--喜欢的觉得尚可接受,认为更有侧重点时(比如更注重日本料理的仪式感和美感,比如认为比赛为重),吃什么的重要性可以往后排,毕竟日本料理的整体水平不是奥组委的迷惑行为能代表的;不喜欢的则从头到脚的排斥(认为对“吃了可能让人发生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异”的食物,还是敬而远之的好,这也是许多中国人对日本这个民族性格相对极端的国家,从历史积淀的角度产生的最真实的看法)。
其实,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居,在选择性地消化吸收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之后,结合实际发展形成的日本料理中的美学和精致,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日常生活中开始渐渐缺少、但是又非常想要重新贴近的“重逢旧友”。中国人在摆脱了物质上的贫乏后,吃饭最爱讲究一个红火热闹,想要马上用分享食物为媒介,为一切收获的美好由衷地兴奋喜悦;而日本料理则默默地强调,在分享之余,人们依旧可以为眼前的惊艳丰美代表的即将逝去的一切美好而感动致谢。二者并不矛盾,反而有种“唐诗遇见宋词”的奇妙碰撞感。
所以,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从本书中看日本料理美图,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就算若干年后日本料理最注重的原料大家都心中忌惮,只把本书当作怀念性的“考古阅读”资料,它无疑也是上上之选(部分内容之讲究程度堪比袁枚等老饕,也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各类精美的插图排布有度,不喧宾夺主,又能与一旁的文字风格完美契合,堪比高质量写真集,不知不觉间就能把读者肚子里的“馋虫”,“撩”的明明白白。细致明了的叙述和注解,让文化气息蔓延在字里行间,串连起中日对美的不同理解。
书中提到日本料理分为许多种,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只有回转寿司或怀石料理等形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后,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风格的种类(比如“精进料理”,虽然也是日本料理中的传统类丰盛大餐,却主张素斋,常用食材是豆腐、蘑菇等,肉、蛋、奶等荤菜一点都不会有);而选择品味不同种类的日本料理时,最好也遵守相应的礼仪,感受对方的服务想展示出来的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内涵(比如日本许多制作怀石料理的料亭都是家族经营,穿着和服盛情招待客人的女性服务都由被称为“女将”的老板娘亲自完成,堪比去儒雅人家做客而且感到宾至如归,所以餐桌礼仪不好的人千万要慎重选择品尝怀石料理);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选择更适合的食物,店家又会如何先挑选到自己最需要的食材(从源头把关);书中还细心地推荐了一些价格分档、侧重点不同、源流各异的知名店铺(有一些还是位于中国但风格十分正宗的店铺);若是有选择困难症,还可以走进居酒屋等制作普通日本料理、氛围也更加轻松热闹的店铺,将吃什么完全摆脱给老板,老板自会安排些应季美食作为“盲盒”,任顾客们一边沉浸式地享用一边自然地观望来来往往的过客……
过去我们每到一地才能吃到当地新鲜食材、或是当地特色食品的遗憾,已经大大被现代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所弥补;因信息爆炸能提前看攻略的精明敏锐,使得单凭饮食引发的文化对撞和兴趣,也渐渐消弭--比如我们在遇到自己完全没碰过的食物时,不会再顾忌介绍者(可能也是主人)的身份,不再需要认真地听过讲解,恭敬地认同对方的文化,深入体会一份食物背后的历史和内涵,思考对方用这样的食物招待自己的背后是否另有深意,才动筷提杯。随后是宾主尽欢还是分道扬镳,尽在不言中。如今的美食被消费主义的洪流挟裹,无死角地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感受。价格只是一道门槛,其背后的价值意义并不能被价格所代表,但是我们又无可奈何的发现,价格可以在某一种程度上。轻易的过滤掉更多欣赏群体。所以我们越是卖力花费金钱追逐美食,想要接触高端,越是反而被所谓的高端市场抛弃、鄙夷。而它们背后所代表的资本,并不如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高雅,那样值得他人向往,或者有着足以成为他人标杆和引领潮流风气的取向。因此,重新在食物面前拥抱内心的感受,体会到的食物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则是日本料理能带给我们的,除了视觉、味觉等感官上的记忆点外,更“倒逼”着我们自己应该去用图鉴整理出来的无价之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