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季的慢走,几乎都是在有人的地方。广场,大街,小巷,洛浦公园…。想独自走在无人之境真的是件奢侈的事情。
这就给我带来了渴望,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走一走。
这周一,开始去探寻无人境。首先想到的地方,是龙门的山上。去过龙门大佛多次,印象中龙门山上有许多松树,山里一定不会有人。
龙门现在是世界文化遗址,环境治理的今非昔比,变化非常大,且四周还在绿化,可能是让钢筋混凝土再少些,更自然些。
我在山周围溜达,希望找到一条上山的小路,东门的西山几乎都被围墙围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上山的路,顺利地进入了到处生长着松柏的西山。
走惯了水泥路面,现在走在干草与松柏落叶铺满的地上,感觉到很舒服,那种柔软,还有山里土地自然升起的清凉,都是在城市水泥地上很少能经验到的。
这里真的没有人,只有碗口大的松柏,带刺的野山枣和一些不知名的低矮的灌木,泛黄的干草中夹杂着青青的绿草,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在初春的三月,绿色还是占比例很小,只是龙门山中常年的松柏让绿色随处可见。
想起初中地理老师的口头禅:龙门的树原来是这么粗,现在还是这么粗,讲的时候,双手还比划一个碗口大的圆。当时成为同学模仿标志性动作,此时不禁还想笑。
确实,不朝阳光的那一面松柏树还是这么粗,真不长进。吸收的大地精华也不知用到那里去了。
走累了,找到一个能看到龙门桥与河水的地方坐下来,太阳已经升起,看到亮亮的河水,心沉静下来。阳光零散地照在我身上,我感受着,一只黑黄相间的马蜂,哦,又来一只,两是马蜂振动着翅膀,在脚附近,它们的翅膀在动吗?也许太快了,让感觉不到翅膀在运动,此时心中泛起一种暖暖的能量,我定义它为幸福。
走到山顶,居然看到一条修的非常好的水泥路,不由好奇,这条路通向什么地方?
沿着水泥路面走着,不断有分岔,我没有目的,随着感觉走,最后到景区隔离墙时,路戛然而止,我好象明白了山上修路的目的,护林,防火。
在山上真的没有遇到一个人,虽然见到许多人工的痕迹,不能和原始森林相比,也满足了我的愿望。
回到家,很累,今天开的有点过头,膝关节不舒服。心情很开心,身心怎么不太协调啊!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