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做父母真难。你把心都掏给他了,他还对你无动于衷,甚至对你置之不理,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于是说,这是孩子叛逆期到了。瑞老师也有自己的孩子,理解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续,孩子好,父母心情畅快;孩子不顺意,父母觉得生活不如意,事事不顺心。
瑞老师觉得,这是父母把孩子看重了,也是把自己看重了。你以为你的想法、愿望孩子会理解吗?当你感觉恨缺不成钢伤心欲绝的时候,孩子会痛苦吗?都不会的。他有时会站在你的对立面,看着你痛苦,看着你难过。
在与孩子相处中,瑞老师也遇到孩子对自己的抵触情绪。这个时候,瑞老师觉得作为大人,要正确、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千万不能以硬对硬。在亲子教育中,由于不及时地消除抵触情绪,让抵触情绪扩大化,有时真的会产生让大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到时悔之晚矣。
1、孩子对大人有抵触情绪很正常。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愿望。当他所面临的情况,包括来自大人的要求,不能满足他愿望,或是要求过高,他自然而然地有自己的情绪。
2、对孩子能产生抵触情绪要持肯定态度。如果孩子对外界的任何情况都一一接受、顺从,我们还担心孩子是否有独立自主性。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
3、从情绪产生的根源中寻找到最佳亲子途径。如果的确是孩子自身的不合理要求导致的,做家长要冷处理。要让孩子的抵触情绪像子弹一样飞一会儿。待他冷静下来后,再与他交流,避免让抵触情绪加大,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如果是大人的不合理要求导致的,家长事后也要冷静思考。是自己不对的,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切忌不能霸占孩子的心灵,唯家长是从。
4、要关心、爱护孩子。孩子拥有自己独的想法和见解,父母应该更多的学会倾听和理解,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平常心看待,避免过于增加孩子的压力,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拓宽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增进彼此了解。
5、学做一个共情的父母。虽然孩子生自父母,但与父母是平等关系。做父母的,要学会做父母;做孩子的,学会做孩子。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要建立平等的亲子观,孩子只属于他自己。要提高沟通水平,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孩子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提通得过不过高的要求,做有共同兴趣点的事。只有这样,孩子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有抵触情绪也会能够妥善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227/1cf24adc7299e68c.jpg)
网友评论